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及创新产品运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利用风险集合分散的机制,是农业风险重要的控制方式,对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业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日益萎缩和经营效益低下的现状,突显了我国农业保险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农业的生产经营几乎完全曝露在风险威胁之下。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结合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各国的实践来解决问题。 论文分成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创新之处和国内外研究综述,为后文的阐述定下了基调。第一章讨论了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最重要的控制工具同其他农险控制工具相比的优势,是一种综合的,利用集合分散风险的机制,从整体上对农业风险进行控制的有效工具,突出农业保险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功能。但是我国却没能充分利用农业保险来为农业经济保驾护航,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第二章分析原因,首先从经济学理论出发,论证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不符合商业可保风险条件,表现为巨灾风险特征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次从现实国情出发,说明我国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现,同时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第三章讨论政府问题。由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需要政府介入,而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有效介入的缺位也是农业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本章结合各国的实践,研究了政府介入的方式,一是行政法律手段,包括立法保障和强制保险等,二是财政支持,包括补贴和提供再保险等。但政府的介入并不能根本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同时由于政府这个组织本身的特殊性,还会产生所谓的“政府失灵”。第四章在综合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方面要利用国际上流行的保险创新产品,如巨灾债券、气象指数合同等,突破传统保险机制的限制,使农业保险从“商业不可保风险”向“可保风险”转化,开拓农业保险发展新的路径,促进供给的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介入作为辅助和补充,体现在法律的规范、提供补贴、强制保险等以及为市场的有效发挥创造基础条件。
其他文献
目前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存在结构不合理、市场不统一、运行不规范等主要问题。在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对策
本试验于2003-2004年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内进行,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供试粳稻品种104个,利用大田试验,在0(不施氮肥)、低(10kg/666.7m2)、中(15kg/6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2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采
概括了安全评价的定义和作用,详细地论述了两种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指数法和概率法,简单介绍了我国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县级政府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一级地方组织,它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的生态环境紧密联系。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行政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成熟,度假旅游产品必将成为主体旅游产品。上海市青浦区拥有丰富的度假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如何发挥青
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政治参与、权利救济、纠纷化解的功能。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本论文以“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溯源与传承、都市非遗保护机制、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都市特征与海派文化,以及传承困境与策略等方面,论述上海现代都市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成为了核心的生产要素,而知识管理的出现正是为了使这种核心要素更好地组织起来,使其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知识的源泉来自于人,因此开发人力资源进行知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和农产品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最大程度的控制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