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患者单侧视空间忽略各功能成分的影响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用于右侧后顶叶皮层(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PPC),对右大脑卒中后视空间忽略(unilateral visual spatial neglect,VSN)患者的视空间感知觉、视运动探查、非自我为中心框架空间编码3个成分的影响。  方法:受试对象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0名右侧脑卒中后证实存在VSN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予以tDCS刺激右PPC联合常规康复治疗(tDCS组,n=10),另1组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10)。tDCS组予以1mA、20min、的阳极tDCS治疗,1次/天,5次/周,共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行视空间感知觉成分(线段二等分)、视运动探查成分(线段删除、缺口探查、星型删除)、非自我为中心成分(缺口探查)等行为学任务检查。  结果:tDCS组治疗后线段二等分、线段划消得分较基线水平增加,左侧缺口圆圈判断错误率、星型删除遗漏率与基线水平相比减低,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基线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线段划消、缺口探查未探查目标百分比、左侧缺口判断错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线段二等分、星型删除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tDCS对卒中患者视空间感知觉、视运动探查、非自我为中心功能成分的行为学测试有改善效应。tDCS通过调节空间注意的脑网络,影响非刺激部位皮层区域,从而改善VSN症状,tDCS有望成为改善卒中后患者VSN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功能相关刺激靶点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探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持续改进手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PDCA管理模式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安排第三方进行4次手卫生隐蔽性调查来评估,每
目的 分析抗击新冠肺炎期间部分儿童居家游戏运动的现状.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城区1743名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结果 调查发现,与疫情前
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但能够确保自身观赏价值得到满足,并且还提升其生态价值.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园林景观设计中
目的 探究基于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8级高护专业学生106人,随机分成试验组50人和对照组56人,试验组实施传统文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酵母多糖脓毒症小鼠模型肝脏NK细胞的比率、肝脏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CD94及活化性受体NKG2D、NKp46的表达率,摸索高压氧是否改变NK细胞的活化状态,从而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保留阴道黏膜的改良阴道封闭术(阴道纵膈成形术)对于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患者术后后悔率及并发症等,综合评价该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及临
目的 分析探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其管理效果的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我区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
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rmyoural pregnancy,IMP)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肌层内,并在其中生长发育,与子宫腔及输卵管腔均不相通.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
目的 探讨无缝隙对接模式在急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8年11月急诊科危急值项目及例数为对照组,运用无缝隙对接模式干预后收集2018年12月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