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上全麻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后可引起气道及肺阻力增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关注.异丙托溴铵是一种胆碱能阻滞剂,具有良好的扩张支气管作用.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麻醉前吸入异丙托溴铵,观察气管插管后气道峰压、呼吸功、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和肺顺应性的变化,探讨围麻醉期预防性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对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后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否具有改善作用,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49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ASA分级Ⅰ-Ⅱ级,术前无严重心肺疾患,肺功能正常.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n=27)于麻醉诱导前给异丙托溴铵0.5mg,经雾化器雾化吸入40分钟,对照组(n=22)雾化器中只给等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药为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及琥珀胆碱.气管插管型号为7.5-8.0ID,插入深度为22-24cm.麻醉维持通过异氟醚吸入及间断给予芬太尼及维库溴铵.麻醉中两组病人呼吸参数设置一致.麻醉诱导后,分别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及60分钟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CO<,2>分压(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压(PIP),呼吸机所做的呼吸功(WOBv),动态肺顺应性(C<,DYN>),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结论:麻醉前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可不同程度逆转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引起的气道峰压、呼吸机所做的呼吸功、吸气阻力及呼气阻力的增高;同时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随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异丙托溴铵的药效逐渐减弱,气道峰压、呼吸机所做的呼吸功、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均以不同的速率逐渐升高;而肺顺应性则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