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是幼儿园教师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国内外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园教师质量高度重视背景下,山西省幼儿园教师队伍有了长足的发展,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求。2012年,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基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师评价为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的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因此,科学评价幼儿园教师质量就成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幼教行政人员、教研员和幼儿家长共259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并收集幼儿园教师评价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从山西省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处理及效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的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山西省在幼儿园教师评价工作的开展中,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们在态度上普遍认可教师质量评价。认为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并且在幼儿园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在专业师德与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各有体现,但偏重于综合能力表现;同时避免单一评价的弊端,注重多元的评价方式,从教师的一日工作中进行综合评价。可见,幼儿园十分重视对教师质量评价。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虽然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评价标准制定不合理,标准制定忽视教师的需求;评价方式虽多,但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和园长理念的影响,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工作落实不到位,状况堪忧;评价中教师缺乏主动性,自我参与度低;教师未能客观看待评价,过于在意评价结果,心理压力大。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后发现,幼儿园在教师质量评价中未充分认识并落实“以人为本”,忽视了以“提升幼儿园教师质量”为本,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本文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园长和教师提出相应对策:幼儿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制定标准时考虑教师的评价需求及发展,提高教师的评价参与度;调动同事和幼儿家长的评价积极性,增强评价的有效性;更新园长管理理念,正确把握评价方向;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加强学习,提高幼儿园教师评价的专业性;教师在参与评价时也应适当调整心态,客观看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