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都向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不论是从个人特质方面,还是从知识结构方面,都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试图从胜任特征的角度来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分为两部分:研究一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项目,运用标准化心理测评问卷编制方法自编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调查问卷》,对200名辅导员和5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结构是一个包含五个维度,12个因素和66个胜任力项目的二阶因子结构。即知识技能维度包括知识结构、教育观念、心理辅导技巧3个因素;能力维度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个因素;自我概念维度包括自我定位、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3个因素;人格特质维度包括性格和情感2个因素;动机维度则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2个因素。经检验本量表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所以本量表可以作为测量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力的有效工具。研究二运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力现状调查(辅导员问卷)》和《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力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对武汉6所高校的40名辅导员和300多名大学生实施调查,以辅导员的性别、年龄、学校、学历、专业,以及担任辅导员的年限、是否参加相关心理辅导的培训和是否获得过优秀辅导员称号为分组变量,讨论不同组别的辅导员各项胜任力水平的差异,验证了三个假设,结果表明:(1)学校:不同高校的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教育观念、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等方面差异非常显著;(2)专业:整体上,不同专业的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力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教育观念、心理辅导技巧、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3)工作年限:整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但在心理辅导技巧、特殊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情感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4)是否参加心理辅导培训:参加过培训的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整体上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辅导员,但并不显著,只在知识结构和心理辅导技巧上差异显著;(5)是否获得过优秀辅导员称号: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获得过优秀称号的辅导员胜任力水平在一般能力和性格两个因子上明显比较高;(6)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胜任力水平与其性别、年龄、学历三个变量上各因子的显著性程度都未达到.05,属于不显著的水平。辅导员自评分数高于学生的评价得到验证,但辅导员的自评与学生的评价之间相关并不显著,这一点是与假设不符的。辅导员的自评与其辅导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之间除了在教育观念这个特征上相关不显著以外,其他特征上相关都很显著。最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探讨,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同时也提出了经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