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过去认为痛风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引起的的急慢性关节炎。然而并非所有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即可导致关节炎症的产生,由此推想免疫因素可能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以阐释,包括自身免疫疾病,以及传统认为的代谢性疾病等,然而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痛风患者外周血的状态很少有学者研究。目的:探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及CD4+CD25+FOXP3 Treg细胞的变化以及他们与痛风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病例收集:收集我院2016年3月1日-2017年6月30日门诊及住院的确诊痛风的病例,确诊为痛风急性发作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70例,女性2例。根据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病变情况分为:A组-受累关节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共18例;B组-受累关节出现肿痛而无明显红热表现,共54例。入选标准:(1)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2)除外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受累、继发性痛风等患者。(3)对照组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41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例。数据收集:检测免疫功能数据,运用流式细胞仪及磁珠分选的方法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计算Th1、Th2及Th17、Treg细胞的比值。同时收集病例组及对照组血常规、血沉、血尿酸、肝肾功能等临床资料。结果:病例组72例病程为:32.00(102.00)月;痛风急性发作A组平均病程为:24.00(73.50)月,痛风急性发作B组病程为:36.00(102.00)月;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1.绝对值比较:病例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以及辅助性T细胞均升高(P值均<0.05);病例组外周血Th2绝对值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重要的是,病例组外周血Th17细胞绝对值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04),而对于病例组的患者,其外周血Treg细胞较正常人无明显变化。2.百分比比较:病例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02);病例组Th2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病例组外周血Th1细胞以及Treg细胞百分比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病例A组、病例B组及健康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得出:病例B组总B淋巴细胞以及辅助性T细胞均升高(P值均<0.001),然而病例A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别;病例AB两组外周血Th2绝对值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重要的是,病例B组外周血Th17细胞绝对值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06),而对于A组的患者,其外周血Treg细胞较正常人略降低,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57)。结论: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检测外周血免疫功能及CD4+T细胞的绝对计数意义优于百分数;痛风患者外周血Th2及Th17的升高导致CD4+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许与痛风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密不可分。Th2及Th17细胞的升高也许会成为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参考指标。更进一步说明,Th17细胞的存在可能导致痛风的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