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犯罪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犯罪化就是将原来作为犯罪的行为不再作为犯罪处理。从广义上看,它包括:从立法上对原来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进行合法化或改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整,以及对某个具体危害行为通过司法程序不作犯罪处理。对特定行为的非犯罪化排除了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有助于在刑事领域内限制国家权力,实现人权保障,因此应该在我国的刑事政策中加以考虑。 本文以刑事政策为视角,系统研究了非犯罪化的内涵、根据以及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具体操作。通过以上整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刑法存在着严重的“膨胀化”倾向,这不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刑事法治的实现。虽然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环境,但在当下倡导非犯罪化刑事政策有着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犯罪化思想中蕴涵的科学的犯罪与刑罚观念、刑法谦抑性观念以及法益保护观念无疑有助于我们破除对刑法的迷信,理性地运用刑事手段进行犯罪防控。实行非犯罪化刑事政策,就要在立法上避免基于维护伦理道德和社会管理秩序的理由发动刑罚权;在司法上引入正当化事由和期待可能性等理论,进行犯罪认定上的分层次评价,避免最高司法机关通过司法解释扩充刑事管辖范围。最终将部分国家对犯罪的反应权力交给市民社会行使,培育市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防卫的能力,以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 本文共有五章。引言部分介绍了刑事政策的内涵、理论地位和理论特征,作为非犯罪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第一章通过概念的梳理、比较和分类介绍了非犯罪化的基本含义,并简要概括了当代各国的非犯罪化实践情况。第二章,笔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非犯罪化的根据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试图挖掘这一概念深刻的理论贡献。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笔者分别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两方面阐述了非犯罪化政策的具体实践方式,表达了笔者对我
其他文献
邓小平指导下的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使中国突出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特色,在改善了对苏关系的同时,与美国也保持了正常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在美苏争霸两极格局下采取了一种相对
根据微生物发酵工程理论,本文对天然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Natamycin)的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产生菌选育方法、菌种生理生化特性、菌种发酵特性和摇瓶发酵条件
对外汉语教学中至今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这是与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合的。通常所用的讲授法虽然注意到学以致用并有一定效果,但
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大改革,对我国的会计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乡镇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一系列有
意义与所指的关系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形式语义学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发现对于意义与所指的把握单纯地建立在纯语义的基础上是不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电商市场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市场。同样发展迅速的是基于手机APP推出才3年、目前注册用户已超6亿的微信市场。目前,如何进行微信营销以及电商如何
文化自信是本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厚重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变化日新的品格、立足现实的特质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坚
本文分析研究了现代汉语中的“VP起来”结构。我们首先在引言中简单考察作为趋向动词的“起来”和准态助词的“起来”。文章第一部分对“VP起来”结构中的“V起来”进行了语
隐喻研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关于隐喻的阐述。在众多的隐喻理论中,我们认为由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隐喻的认知观最具解释力。 以往的隐喻研究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和美国法庭审判中,法官,公诉人或律师在问话中如何控制被告或证人的话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话题控制在问话人获取所需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