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法庭问话中通过话题控制获取所需信息——语篇分析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和美国法庭审判中,法官,公诉人或律师在问话中如何控制被告或证人的话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话题控制在问话人获取所需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Kuppevelt提出的话题结构模式,我们在汉、英法庭录音材料中辨别出话题演进的四个阶段:话题的提出,话题的保持,话题的转换,话题的结束,并且各个阶段又包括更详细的分支。对话题的控制即是对话题的提出,保持,转换和结束进行控制。 分析表明,在法庭问话中,话题控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法庭会话中,问话人控制话题,并且通过对话题的控制,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控制话题时,问话人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问话策略,例如,“重复提问”,“预示”,“话题的突然转换”等,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中美两国法庭会话材料的对比,我们发现,尽管两者在法律制度上有所不同,但问话人在法庭问话中对话题的控制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我们希望,本文对法庭问话中话题控制的探讨,能丰富话题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法庭会话的特征,并且对问话人的问话提供参考和帮助,进一步加深对通过语言手段获取信息的认识。
其他文献
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在汉语辞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简化了部首系统,使汉字归类更加合理化;它在部首排序和属字排序中贯彻笔画排检法,使字典中汉字的排序变得清晰而科学
邓小平指导下的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使中国突出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特色,在改善了对苏关系的同时,与美国也保持了正常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在美苏争霸两极格局下采取了一种相对
根据微生物发酵工程理论,本文对天然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Natamycin)的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产生菌选育方法、菌种生理生化特性、菌种发酵特性和摇瓶发酵条件
对外汉语教学中至今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这是与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合的。通常所用的讲授法虽然注意到学以致用并有一定效果,但
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大改革,对我国的会计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乡镇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一系列有
意义与所指的关系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形式语义学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发现对于意义与所指的把握单纯地建立在纯语义的基础上是不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电商市场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市场。同样发展迅速的是基于手机APP推出才3年、目前注册用户已超6亿的微信市场。目前,如何进行微信营销以及电商如何
文化自信是本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厚重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变化日新的品格、立足现实的特质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坚
本文分析研究了现代汉语中的“VP起来”结构。我们首先在引言中简单考察作为趋向动词的“起来”和准态助词的“起来”。文章第一部分对“VP起来”结构中的“V起来”进行了语
隐喻研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关于隐喻的阐述。在众多的隐喻理论中,我们认为由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隐喻的认知观最具解释力。 以往的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