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改性膜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但是,膜组件价格高、使用寿命短、污染严重等问题限制了MBR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廉价抗污染膜材料对于膜的长期有效运行及广泛推广MBRs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首先利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聚乙烯醇纳米微球(Polyvinyl alcohol nano-spheres, PVA-NS),然后以聚丙烯无纺布为基膜,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制备HTAB/PVA-NS自组装膜,又通过简单沉积法制备了PVA-NS沉积膜。本实验对微球的制备条件及改性膜的结构表征、抗污染性能和稳定性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实验所制备出的聚乙烯醇纳米微球,最小粒径为225nm,静态接触角为0。,Zeta电位为-51.4mV。(2)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为:HLB=8.38,即Span80与OP-10复配比为6:4,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理论交联度为80%。(3)改性膜在pH 8±0.2的条件下,HTAB/PVA-NS自组装膜的Zeta电位值最大,可达到-22.4mV;通过动态接触角试验结果可知:PVA-NS沉积膜与HTAB/PVA-NS自组装膜的接触角均小于基膜的接触角,说明PVA-NS明显增强了无纺布的亲水性能。(4)为了考察膜表面与蛋白质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膜污染情况,进行了BSA静态吸附试验。与基膜相比,沉积膜和自组装膜对BSA的静态吸附量分别降低了52.84%和79.73%,说明聚丙烯无纺布经聚乙烯醇纳米微球(PVA-NS)亲水化改性后其抗生物污染能力大大增强了。动态过滤实验中,通量降低率(RFR)从基膜的98.89%降低到沉积膜的87.71%和自组装单层膜的79.87%,表明PVA-NS改性过的膜抗污染性能都较基膜有所增强。改性膜的RFR中可逆部分(RFRr)比重大,不可逆部分(RFRir)比重小,说明改性膜的通量降低容易恢复。自组装膜的通量恢复率(FRR)要明显大于基膜,采用去离子水冲洗后也最容易得到恢复,说明HTAB/PVA-NS自组装单层膜的抗污染性能最强。(5)在两种改性膜的反冲洗实验中,用去离子水反冲洗前后HTAB/PVA-NS自组装膜的纯水通量和动态接触角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自组装膜的稳定性要优于沉积膜。
其他文献
超临界溶液浸溃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 SSI)是一种利用超临界C02将活性物质负载到聚合物中的过程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纤维的染色和聚合物的共混等过
近年来,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有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然而,建成之后的运维水平还有待提升。城市综合管廊的特殊构造和
运城-1地热井位于运城市西南角,区域水文地质及地热条件较好。该井含水层为第三系砂岩层,井深2038.38米。单井出水量为2622.72米3/日、降深29.00米、温度为61℃,为经济型地热
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柴油机的使用性能,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对柴油机的磨合、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保养、“三滤”部件的维护、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控制等工作做了重点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从起初对住房数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居住品质的追求。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对居住环境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不仅要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而且也要满足人们
纳滤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过程,在最近20多年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纳滤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纳滤膜处理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实际应用中对膜具有不同截留分子量、化学
<正>折翼的风机掀开了低价无序竞争、劣质风电产品泛滥、运维脱节的行业乱象。我国风电发展步入快车道逾十年,已成为推动全球风电装机量增长的主引擎。然而,近期集中爆发的风
针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因素的基础上,并结合工程造价的特点,提出了合理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的措施,对进一步完善
与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一样,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金砖国家正经历着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转变中期的人口机会窗口和末期的人口老龄化会对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
翻译活动自古就有,然而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古今中外的语言学家们都曾对翻译的本质进行过论述,然而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