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滤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过程,在最近20多年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纳滤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纳滤膜处理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实际应用中对膜具有不同截留分子量、化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滤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过程,在最近20多年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纳滤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纳滤膜处理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实际应用中对膜具有不同截留分子量、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耐污染等综合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膜材料己很难满足。为此人们开始对膜材料的改性和膜的表面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效率,使纳滤膜的综合性能更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紫外接枝改性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条件比较温和等特点,非常适合高分子膜的表面改性。高分子膜表面在紫外光辐照下可能发生光接枝反应,从而使高分子膜的表面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种单体中筛选出亲油性最好的丙烯酸丁酯作为聚酰亚胺纳滤膜接枝改性用单体。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紫外光照时间、接枝单体浓度、紫外辐照距离对聚酰亚胺纳滤膜接枝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增大,随着辐照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单体浓度为15%时接枝率最大。对改性前后的聚酰亚胺纳滤膜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改性聚酰亚胺纳滤膜比未改性聚酰亚胺纳滤膜对酮苯润滑油体系的分离性能有很大提高,对润滑油的截留率从改性前的66.5%可提高到93.1%,相应的膜通量随着截留率的升高而降低。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聚酰亚胺纳滤膜进行表征,结果证明了丙烯酸丁酯确实接枝到聚酰亚胺纳滤膜上。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当中,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景观设计当中,需要融入地域性的自然景观,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富有鲜活的生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首先关联于市场的一种自发选择,其演进规律一般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成熟程度所决定。而在现实中,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相关因素千差万别,何为"优化"的判断
编辑本期杂志时,西北太平洋上演"双风共舞",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莫兰蒂"及接踵而至的"马勒卡"横扫闽浙及台海地区。遭"双风"重创的海峡两岸民众刚刚度过"中秋劫",
<正>今天主办国专场会议的主题是"治理改革的中国探索",来自中国和许多国家公共行政实践领域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现状,讨论治理改革在中国未来发
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我国高校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与此相对应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市场经济背景下岗位需求与实际岗位供应不相适应,社会就业形
超临界溶液浸溃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 SSI)是一种利用超临界C02将活性物质负载到聚合物中的过程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纤维的染色和聚合物的共混等过
近年来,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有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然而,建成之后的运维水平还有待提升。城市综合管廊的特殊构造和
运城-1地热井位于运城市西南角,区域水文地质及地热条件较好。该井含水层为第三系砂岩层,井深2038.38米。单井出水量为2622.72米3/日、降深29.00米、温度为61℃,为经济型地热
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柴油机的使用性能,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对柴油机的磨合、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保养、“三滤”部件的维护、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控制等工作做了重点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从起初对住房数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居住品质的追求。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对居住环境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不仅要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而且也要满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