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木结构建筑空心梁柱体系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叶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对间伐材和人工林的需求比例愈来愈大,目前小径级落叶松材作为建筑结构材存在着尺寸稳定性差、强度硬度较低、应力大等缺陷,多因素致小径级落叶松的加工利用存在困难。胶合木材料经胶合工艺制成,具造型复杂多样、材料高效利用的特点,为小径材作为结构材提供了契机。本研究通过小径级落叶松制成胶合木材料并创新性地设计生产中截面空心胶合木结构构件,研究了实心落叶松销连接承载力性能、空心胶合木钢板-螺栓节点延性和承载力性能、空心胶合木梁受弯性能、梁柱式空心胶合木结构体系抗侧力性能等内容。采用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空心梁柱体系胶合木构建筑的设计。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构件各项力学性能及参数化木构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落叶松规格材屈服强度试验值与各国规范计算值比较,美国规范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最小,为2.4%~7.4%。当荷载方向平行于试件纹理方向时,销槽承压强度随木材密度增大而提高,随螺栓直径增加呈下降趋势。通过实心胶合木单螺栓节点承载力试验,得出屈服载荷随螺栓直径增大而提高,随螺栓等级提高而提高。初始刚度随螺栓直径增大而提高。极限载荷随螺栓直径增大而提高。节点承载力根据我国木结构规范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最小,为1.4%~18.5%;依据美国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为7.3%~21.8%。(2)空心胶合木钢插板-单螺栓节点的破坏模式与试件外宽、承压宽度和螺栓直径相关。宽径比≥14.4,木材劈裂破坏;10.9≤宽径比≤12.5,发生螺栓双塑性铰的弯曲屈服破坏;宽径比≤10.0,发生螺栓单塑性铰的弯曲屈服破坏。前两种模式节点延性较好。增加节点宽径比及承压宽度,可有效提高节点延性性能。宽径比12.5~16.4间的节点延性最佳。宽径比10.0~10.9,是单、双塑性铰破坏模式临界点。螺栓直径对节点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外宽为140~230mm,螺栓直径宜取14mm或16mm。试验值与我国木结构设计手册及美国木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值有一定误差,分别在21.5%~159.0%及4.3%~168.1%。依据我国木结构规范进行该节点承载力设计较为合理,误差在4.4%~39.5%。(3)对不同截面梁抗弯承载力和挠度进行模拟计算,选用空心矩形截面梁较合适。通过空心胶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得到其具有三种破坏模式,梁底部拉伸破坏具有脆性破坏特征。梁受弯过程满足平截面假定。空心梁极限荷载时跨中挠度平均值为62.3mm,最大值为l/47,远大于13.8mm的容许设计值。胶合木梁表观抗弯刚度试验值为理论计算值的0.86倍。进行结构设计时应优先扩大空心截面内宽。当截面空心率为25%~40%,壁厚大于20mm时,表观弹模特征值取12140MPa。计算空心梁抗弯刚度时引入折减系数0.86。提出了空心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其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有限元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极限承载力误差在11.9%内;极限弯矩误差在7.3%内。(4)梁柱式空心胶合木纯框架与框架-人字撑结构均具有一定抗侧力性能。纯框架结构承载能力较弱,不建议单独使用于工程实践。框架-人字撑结构具较大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分别是纯框架的6.3倍和2.75倍,但并未显现良好的结构延性,为纯框架的0.67倍。结构整体失效前,各组试件强度退化均小于30%,即具有足够的剩余承载力。给出结构设计建议:人字撑应预先进行平面外失稳验算。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框架的应力云图与试验破坏模式相符合,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与试验值吻合较好。(5)从建筑设计图解理论数字化发展切入,解析参数化设计的木构建筑。使用参数化方法设计了大跨梁柱体系空心胶合木结构建筑,结合环境性能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了结构优化。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模拟分析,得到该建筑结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符合规范要求。计入风雪荷载模拟后,结构最大变形为不计入情况时的2.26倍,且与规范容许限值较接近,可对薄弱区域进行结构优化或实施加固。
其他文献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治疗多种实体瘤(包括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头颈部肿瘤等)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作为一种抗代谢药物,5-Fu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损伤机体快速增殖的正常细胞(如小肠细胞),约50%以上接受5-Fu化疗的癌症患者出现肠道粘膜炎。肠道黏膜炎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和败血症风险,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5
癌症是人类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诸如外科手术切除,化疗和放射疗法之类的传统疗法在转移性癌症中仍然表现不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的抗癌治疗策略已经被广泛探索。纳米治疗系统为抗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蛋白质,特别是人体中存在的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高生物安全性和易修饰的天然优势,在构建纳米治疗系统方面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本论文工作中,设计并制
目的:成功建立小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IR损伤后,视网膜细胞、视网膜功能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左眼经前房穿刺后,不进行生理盐水灌注,作为对照组;右眼经前房穿刺后,给予生理盐水灌注1小时,并分别于IR损伤后3、7和14天取材作为IR3、IR7和IR14组。记录造模前中后眼压的变化。取视网膜切片和
随着5G、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业界对高效、灵活、环保的新型固态制冷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新型固态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半导体热电制冷、磁卡制冷、弹卡制冷和电卡制冷等。其中,电卡制冷主要利用了极性材料的电卡效应,即通过外加电场改变材料的极化状态从而引起材料发生温度变化。与其他固态制冷技术相比,电卡制冷具有高效、环保、易于小型化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局限空间制冷
传统大气环境研究工作主要依靠地面的监测站点来开展,因其受到不定期维护和站点布设等因素的影响,其监测数据往往存在时间上监测数据不完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而卫星遥感因其大面域、全天候的技术优势,是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和动态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分别利用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气溶胶观测,分析我国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大气污染排放源以及大气污染传输两大关键问题。本研究将以气溶胶卫星
目的: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优先通过有氧糖酵解利用葡萄糖,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称为“沃伯格效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RNA(miRNA)可以调控这种代谢重编程。本研究旨在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探索miR-885-5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miR-885-5p在缺氧的肝癌微环境中是否调控“沃伯格效应”及潜在靶点;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885-5p及其靶基因的功能和预后价值。方法:应用Ag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晚期宫颈癌的平均总生存时期为16.8个月,五年的平均总生存率为68%。作为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应对外界刺激,维持细胞稳态的生物学过程,细胞自噬可能在宫颈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高危型HPV整合进宿主基因组后,可以抑制自噬通路的关键因子,如BECN1,Atg5,Atg8等分子的表达抑制自噬。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性地探究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
微孔有机材料作为一种先进功能材料,其内部具有大量孔径大小小于2nm的孔隙结构。高微孔率结构特点使得微孔材料一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此外,由于合成方法的多样化和构筑单元结构的可设计性,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还具有孔径大小可调控、孔壁化学环境可修饰、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使其在气体吸附、分离、能源储存和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微孔有机材料的实际性能指标与材料内部的孔结构参数有着直接联系。实现孔结构的有效调
本项研究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宁盆地作为研究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Nevski)、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碱茅(Puccinel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s)是动物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脂肪酸和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超过20种关键酶的表达受到SREBPs的调控。目前绵羊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改善肉质品质,尽管脂质代谢的调控相当复杂,但是通过调节SREBPs的表达来调控脂质代谢和脂肪沉积,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