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q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题,基于对社会研究课程案例的分析,聚焦于课程改革的目标、原则及重要举措。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文献来源包括官方网站、中外数据库等。案例源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课程网站及教师联合会官方网站中社会研究课程相关案例。本研究试图回答关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课程改革的三大问题,并为我国的教育及课程提出建议。问题一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本文第二章利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研究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课程改革明确了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改革取向。课程改革目标为培养学生成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帮助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课程改革原则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同时将涉及公平性的情况纳入考虑,例如特殊学生和第一民族的相关考虑。问题二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核心素养是怎样定义的?”第三章第一节利用文献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新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定义。研究发现,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发布了完整的核心素养框架,且制定了每项核心素养的学习标准。问题三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课程改革中有哪些重要举措?其在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如何展开?有何特点?是否体现核心素养?”本文第三、四章分别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解决该问题。研究发现,课程改革除颁布核心素养框架外,还确定了基于概念、导向素养的新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模型,以及鼓励教师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方式。第三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其改革取向在各项改革举措中是如何体现的,第四章则通过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研究课程作为案例,深入分析课程改革的举措和改革取向。社会研究课程作为一项横跨多领域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希望借助该课程的相关案例以点带面的研究新课程如何将课程目标和原则贯穿课程改革各环节。研究认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课程改革虽尚存在问题,但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课程改革始终秉承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改革原则,颁布核心素养框架时重点考虑学生在当下时代发展所需具备的素养;改革课程内容时确定利于学生学习的基于概念、导向素养的课程内容框架;教学设计和实施阶段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自主设计教学;评价方面也鼓励教师开发适合于学生的评价模式。我国课程改革时,可汲取其课程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学情确立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目标,简化课程内容框架、鼓励教师自主设计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与对应评价,发展21世纪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送风均匀且不易滋生细菌,能够创造良好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层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直接作用于人员呼吸区的通风方式,能够在保证人员热舒适性的情况下减少能源消耗。为此,本文拟将纤维空气分布系统与层式通风相结合,研究基于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的层式通风性能,创造更良好的室内环境。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基于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送风气流流动与换热物理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普通风口和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对层式
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是人们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传统暖通空调系统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室内环境的要求,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下文简称复合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空调系统逐渐进入暖通工作者的视野,并被应用于部分建筑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复合系统对普通小空间和候车厅类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调节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采用搭建复合系统
随着统筹协调城市、工业园区科学供热规划的实施,输送蒸汽热网距离的扩大,改进长输热网管道的隔热保温设计极其重要。本文从反射层制备、保温材料性能测试、应用于管道保温的效果及顶盖和管托对管道保温的影响角度展开论述。铝箔玻纤布反射层是铝箔和玻纤布经由胶粘剂粘结而成的,本文先介绍了铝箔玻纤布反射层的制备,在胶粘剂的选择中对比了聚酰亚胺(PI)和804胶粘剂、用碳化硼(B4C)分别改性后的PI和804胶粘剂以
我国的女性主义主要于20世纪初期,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思潮的影响下被介绍到国内。然而国内大多数女性受众和许多女性传播者因为各种原因,明显‘缺席’于女性主义:她们没有大规模女性运动的斗争经历、她们的女性意识、群体观念和主体精神弱于西方女性。而且,我国目前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汉译并不多,译文质量也参差不齐。面对这一问题,笔者选取《THE AMBITION DECISIONS》一书的前言、序言和第一章:CAR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普遍的空间性焦虑的蔓延,文学领域开始出现了空间转向,在这样的浪潮里诞生了《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经历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日本的学生运动和社会经济由腾飞而后下坠的过程,体验了普遍存在于当时年轻人心里的焦虑和迷茫,他用空间叙事的方法将当时日本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再现到了《挪威的森林》中,创作出富有特征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空间化的人物呈现方式”重点关注《挪威的森林》在话语层面对人物呈现
煤矿用热风机组主要用于冬季矿井供暖,其有着热惰性低、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由于目前缺乏对于热风机组换热过程的相关研究,导致产品设计上较为粗放,热风炉的结构以及加热管排布有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同时,为了节省空间,炉体往往采用U型设计,导致流道产生滞止区,出现了加热管表面超温等情况,影响热风炉寿命。本文利用CFD方法,以实际某热风机组为原型,探究了不同工况参数以及不同结构情况下炉体的换热效果,得到了
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发溢出,一首好诗不是诗人绞尽脑汁的辞藻堆砌,而是情感的自然抒发。华兹华斯的抒情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史上的一面旗帜,诗人在诗歌中构建多重空间,并以各种意象的组合连接形成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天宇空间、森林空间、家宅空间和死亡空间是华诗空间书写的代表,它们共同支撑起诗人创作中的空间意象情感主题,涵盖空间意象的叙事特征。华兹华斯的空间书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文化背景、文学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创作,总是与日本的民族记忆、四时风物、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在他的一系列以日本为背景和题材的小说中,他用敏锐的感知、细致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和满怀着的日本记忆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幅日本自然生活画卷,成为当时直至现在接近和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重要窗口,而他作品中的植物描写对于日本文学民族性的建构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运用植物批评
目的:手足口病是常见于幼年儿童或青少年的发热性传染病,而广东省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低龄化的趋势。手足口病同时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对公共卫生造成影响,分析手足口病的研究热点可为该病的发生、传播、治疗提供思路。目前西医对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现有手段多为抗病毒治疗。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而中医在温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尚无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西医治疗之间的系统评估。HI
本文以稀土硝酸盐为母盐、尿素为沉淀剂、乙二醇(EG)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微波法成功制备出二元体系(Y,Tb)(B(OH)4)CO3、三元体系(Y,Eu,Bi)(B(OH)4)CO3、(Y,Tb,Bi)(B(OH)4)CO3、四元系(Y,Tb,Eu,Bi)(B(OH)4)CO3及 Nda(CO3)b(OH)c(BO3)d·wH2O、二元系(NdYb)a(CO3)b(OH)c(BO3)d·wH2O前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