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文化与建筑空间的对应建构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fatcat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的独特性主要在于两点,其一是资源匮乏、气候恶劣的特殊高原环境;另一重要因素则是西藏全民信仰佛教,即我们熟知的藏传佛教。从某种意义上说,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与西藏地区的特殊高原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联系,从而产生了西藏地区独特的文化形态。本文主要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对于西藏建筑的现实影响及长远意义,分析西藏传统建筑对藏传佛教文化回应所采用的空间建构手法,以期为现代西藏建筑建造提供现实依据。本文引入宗教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理论方法,对西藏传统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其物质形态生发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探究西藏传统建筑与藏传佛教文化的对应建构关系,从而总结出一定的对应性逻辑关系。首先以浅析藏传佛教文化内涵入手,从历史演变、宗教观念、派系文化差异、文化内涵的符号转化四个方面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探讨。事实上,在佛教传入以前原始苯教早已是藏地的主要信仰宗教,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传入,与原始苯教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经历了政权推动、民间改造等等过程,慢慢形成了独有的宗教观念及神学理论,经由不同的理论观念推动下又产生了多种派系文化,才形成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藏传佛教文化。从传播者方面考虑其理论观念需要传承、需要广泛传播于民众,则需要将其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行物化、符号化,以便于大众理解与接纳,使其观念融入到生活的各方面;而从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者方面来看,需要将其物化或符号化,以便于在行为上表达其信仰的崇高,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藏传佛教文化作为西藏地区的核心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而建筑作为生活行为、民众思想的物化承载者,在刻意或不经意之间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这里主要研究西藏传统建筑中对藏传佛教文化具有独特回应或受其影响而产生的选址布局、空间架构、色彩使用、装饰内容、建造手法等方面的共同点和逻辑性。西藏地区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藏族人自古以来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之心,从而也促使了原始苯教的发端,直至后期形成藏传佛教文化,因而要研究宗教文化影响下的藏区传统建筑应从原始苯教阶段入手。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的传统建筑可分为两类进行研究,一类是受到藏传佛教文化教育的组织性大传统建筑,如寺庙、宫殿、园林等,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完全服务于藏传佛教文化的一种建筑;另一类则是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的自发型小传统建筑,如一般民居、庄园、碉楼等,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本情况下,民众根据精神需求而自发进行的空间或装饰等的设计。现代建筑建造手法更加多样,材料选择更加广泛,但面对西藏这一独特地区,如何选择适合它的独特解决方式。本文在早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西藏传统建筑反应宗教文化方面的研究分析,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总结归纳其中的对应性逻辑。进一步研究如何开展西藏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工作,针对如何在藏区的新时期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同时如何创新的体现藏传佛教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4例PGN、12例非PGN患者及13例正常人血清、尿液和肾活检组织IL-2含量. 结果
目的观察“高效价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注射液”(AKAAI)对银屑病和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为AKAAI进入临床试验提供药效学资料. 方法制备心得安豚鼠银屑病样皮炎和硫化钠
众所周知,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许多诗词中都出现了数,这些表面上既不生动形象又无丰富情感的简单的数,在诗句中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起到了营造诗
该文简要介绍了在系统可偏程技术及其器件,并介绍了在液压电梯速度控制系统中以单片机为核心,外围采用Lattice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ispLSI1032E实现轿厢速度检测及产生多路脉
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且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更是明确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教学基本要求。笔者通过列举十几年
以拉萨市达孜区桑竹林村民居建筑和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通嘎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民居建筑的选址、平面布局、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几方面来探讨拉萨民居建筑形态,通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