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从文献和临床两个角度初步探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证素与舌象的分布规律,为中医临床正确辨证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83-2013年共30年带状疱疹急性期及有关中医辨证和舌象描述的文献资料共497篇,首先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对文献中辨证分型的名称予以规范。然后再参考朱文峰《证素辨证学》提取证候要素,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病病位、病性证素、证型及舌象分布规律。2临床研究:对2012年07月-2013年1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遂宁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30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病人进行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提取其证候要素,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病位证素、病性证素、证型及舌象分布规律。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1.1带状疱疹急性期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肝经、肝、脾。1.2带状疱疹急性期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热、湿、气滞。1.3带状疱疹急性期证型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肝经郁热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蕴证。1.4带状疱疹急性期舌象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舌质红、苔黄;舌质红、苔黄腻;舌质红、苔薄黄。2临床研究结果:2.1带状疱疹急性期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肝、胆、脾。2.2带状疱疹急性期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湿、热、血瘀。2.3带状疱疹急性期常见证型有9个,出现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肝胆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2.4带状疱疹急性期常见舌象有10种,出现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舌质红、苔黄厚;舌质红、舌黄腻;舌质淡红、苔白腻。3文献与临床研究结果对比:31病位证素对比:文献资料前三位为肝经、肝、脾;临床调查前三位为肝、胆、脾。3.2病性证素对比:文献资料前三位为热、湿、气滞;临床调查前三位为湿、热、血瘀。3.3证型分布对比:文献资料前三位为肝经郁热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蕴证;临床调查前三位为肝胆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3.4舌象分布对比:文献资料前三位为舌质红、苔黄;舌质红、苔黄腻;舌质红、苔薄黄。临床调查前三位为舌质红、苔黄厚;舌质红、舌黄腻;舌质淡红、苔白腻。结论:1带状疱疹急性期最常见的病位证素是肝、胆、脾,提示临床治疗应以疏利肝胆和健脾运湿为主。2带状疱疹急性期最常见的病性证素是热、湿、气滞、血瘀,提示临床治疗应以清热祛湿,行气活血为主。3带状疱疹急性期最常见的的中医证型是肝经郁热证、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脾虚湿蕴证,提示在临床治疗上应以清肝泻火、清泻肝胆湿热、行气活血和运脾除湿和为主。4带状疱疹急性期的舌象以舌质红、苔黄最为常见,在临床以舌质红、苔黄厚出现的频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