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备受学界重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对《齐民要术》中的介词作了全面的梳理、分析和研究,以期勾勒出《齐民要术》中介词的分布及使用概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贾思勰《齐民要术》及相关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对介词与动词、介词与连词进行了区分。第二章主要对《齐民要术》中的介词作了详细、全面的分析描写。首先,根据音节的多少将书中的介词分为单音介词与复音介词两类;其次,根据介词在句中的语义功能将单音介词分为时间方所类介词、对象范围类介词、工具凭借类介词、原因目的类介词、排除被动类介词五类。通过详尽地分析研究,我们发现:1.《齐民要术》介词的各项用法中,引进时间的介词最多,对象范围类介词次之,方向处所类介词与凭借工具类介词又次之,原因目的类介词与排除被动类介词最少。可见,在《齐民要术》中,介词最重要的用法是引介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对象与凭借。2.《齐民要术》中出现了许多该时期的新兴介词和介词的新用法。新兴的介词如:工具凭借类介词“依”、“随”;对象范围类介词“向”、“共”;方向处所类介词“著”、“就”等。介词“望”、“投”等则出现了新的用法。3.上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於”、“乎”、“诸”等介词,在《齐民要术》中只有“於”字使用频率较高,“乎”和“诸”未见1例,其功能和用法逐渐被“在”、“从”、“自”等介词所代替。第三章主要是《齐民要术》与《洛阳伽蓝记》中介词的共时比较。两部著作性质不同,但成书时间大致相同。两部著作中相同介词共见22个,占《齐民要术》所有介词的45.8%,《洛阳伽蓝记》介词的84.6%;就相同介词的用法而言,前者介词的用法较为复杂且用例集中,后者介词用法较为简单且用例分布均衡;从数量上看,前者中介词的数量几乎是后者的1倍。另外,《齐民要术》中出现而《洛阳伽蓝记》中未见的介词数量较多,《洛阳伽蓝记》中出现而《齐民要术》中未见的介词数量较少。第四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基于对《齐民要术》一书的介词分析描写,概括出《齐民要术》中介词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