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基数数大、地区差异大、未富先老等基本特征,老年负担系数上升,使养老金的支付面临巨大的压力,劳动年龄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在不断加重,带来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011年2月24日表示,我国2030年前后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我国总人口的30%以上,即约4.32亿。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如何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呢?首先,物质基础即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因此我国转变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以个人账户积累资金,应对老龄化。但由于制度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空账”规模严重的是空账缺口的不断扩大,与2004年的7400亿相比,6年时间内“空账”规模已经扩大了将近一倍,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2010年“空账”规模约1.3万亿。2001年我国以辽宁为试点进行做实个人账户,接着该项政策又在黑龙江、吉林、及另外八省试点实行。当前,虽然这些省份做实效果明显,但除三批试点和一些自主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外还有很多省份的个人账户继续空账运营,且“空账”越来越大,而老龄化高峰期迫在眉睫,因此应尽快将个人账户做实。那么应如何以最短的速度最有效地做实个人账户如此之巨大空账规模呢?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变迁为切入点,研究产生该情况的历史及具体原因,继而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快速的个人账户做实之策,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大块,第一章为绪论,该章节分析了研究做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背景及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以三批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模式及国外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养老金投资管理为样本,以理论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为主,同时运用到统计描述、比较分析等分析工具,从个人账户空账的原因及历史追溯,空账的危害及在做实过程中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理论方面的研究,找到问题根源和寻找解决方案;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客观地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点。第二章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界定了关于该理论的几个概念,如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界定;其次按照一定的时间段,以个人账户空账的程度为标准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分为三阶段,使分析更具宏观针对性。第三章做实个人账户进行了必要性分析,以生命周期理论和代际交叠模型两个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个人账户空账的5大具体原因,如制度调整过于频繁等,此外紧跟着讨论了个人账户继续空账运营的弊端,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等,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做实个人账户对人口老龄化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总之,做实个人账户无论从这两者中哪个方面讲都是利大于弊。第四章主要以做实个人账户的三个试点经验为出发点进行总结研究,首先阐述了三种具体做实模式,如辽宁“补缺口”模式、黑吉“补账户”模式、八省“动态做实、办动态补助模式”;其次,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说明;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分别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评价,主要是从经验和做实过程应注意问题两方面进行的模式评价,为即将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或地区提出实践性的可参考经验。第五章在国外经验的借鉴及上文中国国内三种做实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做实个人账户的策略建议,即首先应确定好做实个人账户的基本原则,如确定做实步骤和规模、逐步做实原则、“做大做实”原则等;最后,考虑到做实个人账户的方式多种多样且性质各异,本文主要以两个大方向:直接填补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的方式、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实个人账户,提出做实个人账户的策略建议。直接填补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的方式主要有:明确责任,中央地方财政补偿、划拨国有资产填补养老金隐性债务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有:提高统筹层次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加强征缴工作、探索养老金有效管理和投资方式并以收益填补“空账”等。由于我国是属于未富先老的典型老龄化国家,老龄化时间短且储备不充分,因此,我国做实个人账户的任务相对与其他国家更为繁重,应集政府和企业、社会的共同之力进行做实努力,重点关注。关于具体做实方式的选择还需要各省份和地区在做实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