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为沿边沿海省区,但是在经济区划上被划归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不佳,面对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广西必须采取措施激发经济动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本文以人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将区域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人才结构与经济系统联系起来,运用系统论将人才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成新的复合系统,通过计算人才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度,进而提出优化区域人才结构的措施,以期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人才与人才结构、区域与区域经济等关键概念做出梳理界定。其次,借助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中的相关原理,构建人才结构与区域经济新系统。最后,通过依次建立功效函数与协调度函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与协调值、划分协调度等级,文章重点对广西2002--2019年的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量化分析。对整体协调度和分环节协调度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广西的人才结构与经济系统的整体协调度处于弱度失调状态,协调度为0.4531,即广西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不协调的,但15年来的协调度不断上升。由于广西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低,导致科技创新水平趋后同时引起人才供需结构失调。针对问题分别从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引导人才合理配置,以及发挥人才群体优势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为了培养“新工科”卓越人才,各大高校纷纷从探索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着手,来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全新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等学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吻合,因此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实践途径在于实行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是通过通识课程来具体落实的,但纵观国内学者对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展开的研究,大多
学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由普及转向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使教师在县域范围内进行有序流动,国家出台了“县管校聘”政策。“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是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实行的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进行统筹管理的制度,目的在于统筹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分配,优化县域内各学校的师资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2020年,L县
学位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不仅能检验现代教育的质量,并且能指导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受到科学主义、工具主义惯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评价呈现出以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评价范式,以知识测验、计量统计等科学化的手段进行评价,并以指标精确衡量的方式来评定教育评价的效果。该范式强调教育评价的工具属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内在发展需要,教育评价的激励、诊断、改进、教育等作用未得
学位
书院图像与文字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与互证性,图像可以发挥补史、证史、明史的史学功能,因此从书院图像的角度出发,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书院的发展。清代福建书院图像主要来源于志书,共244幅,涉及书院96所,上编主要对其兴毁状况,以及相关书院图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按一定原则整理集成书院图志。从不同的时期来看,清代福建书院图像的数量波动较大,而以乾隆为最,这是因为乾隆时期的书院发展与方志编纂均处于较高的水
学位
近年来,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获得飞速发展,学生在各类课外培训上的投入逐渐增多。多数家长热衷于通过课外培训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然而,关于参与课外培训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成效却众说纷纭,是基于家长的主观愿景,还是真实有效?少有实证研究的论证。鉴于此,研究采取量化方法探究初中生课外培训投入对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力求回答:(1)初中生课外培训投入的现状如何?(2)初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现状如
学位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一目标做出的推测与判断,是对自身行为所具有的一种信念或自信。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自我效能感与师生关系是两个影响小学生学习和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了探讨贫困地区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师生关系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抽取了贵州省关岭县某镇三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自我效能
学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存在“引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顽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乡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土文化逐渐丧失独特性,乡村教师的精神生活亟需得到应有的关注。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扎根农村的决心,而乡村教师乡土文化自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选取了两所乡村学校中的6位在校教师为访谈对象,借助访谈法对乡村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现状进行了分析
学位
在传统的职业生涯和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的职业发展会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进行彼此资源交换,教师为学校提供知识、劳动等,学校从组织层面对教师回馈以职位晋升、职业发展引导措施、尊重等,达到教师和学校的互惠状态。教师们职位的晋升和职称的提高是教师工作水平得到学校认可的重要标志。但是当教师们发现自己任教的学校仅他们提供了有限的职位晋升、职称评级或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生源和乡村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其发展规模正在不断地萎缩。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河南省B镇的21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展开调查。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过程为:第一,查阅大量文献,形成本论文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第二,对B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并归纳整理调研结果;第三,
学位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本科教育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来看,一方面,本科生规模越来越大,在校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回归本科教育、如何发挥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得到关注。尽管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日益为学者、教育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所重视,但受本科生人数规模的限制,难以发展真正的导师制。国内许多高校在以班级为单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