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乳果糖氢呼气试验以检测NASH患者SIBO的情况,研究NASH患者各中医证型与SIBO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为NASH的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病例来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及消化内科门诊,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排纳标准的患者共120例。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四诊资料、肝功能(ALT、AST、GGT)、脂肪肝分级、乳糖氢呼气试验结果等,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数据库,经统计分析以得出NASH中医证型与SIBO的相关研究结果。结果1、一般资料:(1)本课题共收录NASH患者共120例,男性74例,女性46例,男女比例为1.61:1;(2)随着年龄的增长,NASH发病率逐步上升,且年龄与各中医证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郁脾虚组年龄最小,痰瘀互结组年龄最大。2、BMI:NASH患者多有BMI升高,超重人数多达48.4%,肥胖人数占19.2%,且BMI与各中医证型在统计学上有差异性(P<0.05),肝郁脾虚组最低,痰浊内阻组最高。3、脂肪肝分级:NASH患者中轻度脂肪肝占36.67%,中度脂肪肝占51.67%,重度脂肪肝仅占11.66%。同时,NASH各中医证型在脂肪肝分级上有差异性(P<0.05),轻度脂肪肝以肝郁脾虚证最多,占比为74.07%,中度以痰浊内阻证和湿热蕴结证多见,占比分别为73.53%、63.16%,重度则以痰瘀互结证最多见,占比为42.85%。4、肝功能(ALT、AST、GGT):肝功能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痰瘀互结组升高最明显,肝郁脾虚组最低。同时,肝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在ALT及GGT,AST升高幅度较小。5、年龄与SIBO关系:18-29岁组与50-65岁组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SIBO的阳性率增高。6、各证型与SIBO关系:各证型与SIBO经卡方检验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O的阳性率方面:湿热蕴结组、痰浊内阻组、肝郁脾虚组、痰瘀互结组占比分别为34.2%、67.6%、59.3%及66.7%。结论1、NASH各中医证型中,痰浊内阻组的BMI最高,痰瘀互结组、湿热蕴结组次之,肝郁脾虚组的BMI最低。2、在NASH中,随着脂肪肝分级由轻度、中度向重度进展,中医证型也由肝郁脾虚证向痰浊内阻证或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转变。3、NASH患者年龄的增长与SIBO的阳性率呈正相关。各中医证型中,痰浊内阻组SIBO阳性率最高,痰瘀互结组、肝郁脾虚组次之,SIBO阳性率最低为湿热蕴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