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给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带来了诸多挑战,不少高校的资源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需求,硕士研究生学历贬值,就业形势严峻,面临多重心理压力,并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问题。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和中学生,在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学业倦怠上有其群体特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探讨心理压力对其他方面影响的研究也不少,尤其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探讨心理压力与学业倦怠关系的研究中,主要是以学业压力为主,因为研究对象多为中学生和大学生,其他方面的压力几乎没有涉及。目前,在已有的研究中以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业倦怠关系的文献几乎没有。以南京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401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如下研究问题:(1)在不同个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学业倦怠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2)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如何?(3)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倦怠的预测程度如何?(4)应对方式在心理压力和学业倦怠之间是否起了中介作用,如果起作用,是部分中介作用还是完全中介作用?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目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学业倦怠的现状,以及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在论文要求和担忧未来压力维度上达到了中等水平,而在学习任务、专业发展、经济和相貌等压力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硕士研究生的部分压力维度在学校、性别、学科、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论文要求、环境和心境糟糕压力上得分均高于南京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女生在专业发展、论文要求、担忧未来压力上得分高于男生,而男生在经济和相貌、人际孤单压力上得分高于女生;文科学生的论文要求压力得分比理工科学生高;研二学生的论文要求压力最大,而研三学生在担忧未来压力、环境和心境糟糕压力上得分最高。(2)硕士研究生在面对压力情境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性别的硕士研究生在积极应对方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女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比男生高。(3)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也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倦怠问题确实存在。学业倦怠的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维度总体得分较高,其中情绪低落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成就感低在学校、性别、年级、婚恋变量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得分比男生高;南京师范大学的成就感低得分显著高于南京大学;研三学生的成就感比研一和研二的学生低;已婚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相对于有、无恋人的学生来说得分较高。(4)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总分及八个维度、消极应对方式都与学业倦怠总分及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学业倦怠总分以及成就感低、行为不当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5)通过路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压力不仅可以单独预测学业倦怠,还可以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学业倦怠,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压力和学业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对学业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对学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