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睾丸组织冻存体系的优化及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睾丸组织冷冻保存作为雄性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策略之一,为生殖细胞保存、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未成年雄性辅助生殖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啮齿类睾丸组织冻存体系及体外生精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牛等大家畜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睾丸组织结构复杂,各类细胞的大小、低温耐受能力、膜渗透压等均存在差异,冻存-复苏过程中睾丸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性一般会显著降低。因此,现有的睾丸组织冻存体系仍需完善,特别是在牛等大家畜方面。基于前期基础,本研究探索了海藻糖对牛睾丸组织冻存的适宜浓度,优化了冷冻体系及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培养体系,进而应用于冻存复苏后睾丸组织的体外培养、移植及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通过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培养,鉴定分析了新型间质细胞——特络细胞(Telocytes,TCs)的形态特征、定位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评估了复苏后组织的活性及生精上皮发育能力。冻存体系优化结果显示,冻存液(freezing medium,FM)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海藻糖对牛睾丸组织长期低温保存(6个月)具有显著影响。采用含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10%血清替代物(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SR)和20%海藻糖的FM5,结合非程控慢速冷冻(uncontrolled slow freezing,USF)程序,对牛睾丸组织冻存的效果较好。与其它浓度海藻糖添加组(FM1-FM4,FM6)+USF体系相比,FM5组睾丸组织复苏后结构完整、生精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凋亡率低且存活率高,利于UCHL1(SSCs标记)阳性SSCs的保存。因此,后续实验均采用FM5组冻存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分离获得成年牛生精上皮细胞悬液,差速贴壁以富集SSCs,探讨了牛SSCs在自体睾丸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饲养层共培养体系中的差异。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自体睾丸细胞共培养体系可维持其多能性基因(Sox2,Pou5f1)、SSCs标记基因(Gfrα-1,Uchl1)的高水平表达,产生较多SSCs克隆。这表明该体系更有利于牛SSCs体外培养。在复苏后睾丸组织培养方面,以琼脂凝胶为支撑,通过凝胶底部吸收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将待培养组织置于气液界面上,维持和促进未成熟睾丸组织发育的方法已在啮齿类和人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前人的研究,本实验比较了复苏后犊牛睾丸组织在有、无琼脂凝胶培养条件下体外发育的差异。培养18、27 d后分析显示,与贴壁培养相比,琼脂凝胶培养法有利于维持睾丸组织结构和生精上皮的发育,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上调睾丸组织中SSCs标记(Gfrα-1,Uchl1)、减数分裂标记(Sycp3)、成熟精子标记(Crisp1)及体细胞标记(Star,Sox9,Acta2)基因的表达,促进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我们还观察到,贴壁培养组织的周围迁移出大量有狭窄-膨大节段交替形成的念珠样长突起的TCs样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特异性标记分子CD34、VIM、PDGFRα,具有TCs的典型特征。因冻存-复苏组织的细胞活性与其良好的微细结构保持有密切关系,为检验复苏后牛睾丸组织微细结构的完整性,本研究制备了透射电镜样品以观察超微结构,进而探明上述TCs在牛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成年牛和犊牛睾丸组织超微结构完好,TCs均位于曲细精管基膜和管周肌样细胞(peritubular myoid cell,PMC)外侧,胞体较小,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有2-3条细长的节结状突起(telopodes,Tps),可与同类细胞或其他类型细胞相互连接,在间质内形成复杂的3D网络;其核内异染色质多,核外胞质少,内有线粒体等细胞器。睾丸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上述超微结构观察一致,成年牛及犊牛的TCs特异性标记分子CD34主要分布在曲细精管基膜外侧。表明TCs主要位于间质中,这为进一步了解牛睾丸生理结构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评估冻存-复苏后犊牛睾丸组织的活性及其生精上皮的发育分化能力,本研究还将其进行了小鼠背部皮下异种移植实验。结果显示,牛睾丸组织移植28天后,保留了曲细精管样结构;生精细胞在相关基因水平启动分化机制,与正常30日龄的牛睾丸发育状态基本保持一致。这表明移植的组织确有活性,其生精上皮和间质组织有一定的发育分化能力。综上,本研究筛选建立了添加20%海藻糖的牛睾丸组织冻存优化体系FM5+USF,确证自体睾丸细胞共培养体系对牛SSCs短期培养更为适宜,琼脂凝胶法有利于睾丸组织培养,冻存-复苏的组织移植后可存活发育,证实睾丸冷冻技术联合组织培养及移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也明确了TCs在牛睾丸中的存在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大型经济动物的睾丸生理结构,保存雄性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单增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是食物感染病原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平均可达30%,在食品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物样品来源多样。单增李斯特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在4℃缓慢生长,所形成的生物膜有利于其产生持久性污染。人类一旦感染发病后,易出现败血症、脑膜炎、流产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同时相关食品召回和环境消杀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食品动物在生产、屠宰、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但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及浸润性生物学行为特点,难以实现手术全切,且即使在术后应用放化疗患者依然有很高的复发率及死亡率。因此,我们有待进一步探索高复发率的原因,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MGMT及耐药相关蛋白在原发及复发胶质瘤中不同程度的表达决定了脑胶质瘤细胞的耐药性,并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所以,下调脑胶质瘤MGMT及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或抑制其
肝片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对畜牧业,尤其是养羊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感染人后可导致贫血和黄疸等症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肝片吸虫的检测是防治该病的前提和重点,目前用于检测肝片吸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等。其中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稳定性好、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其原理为抗原与抗体可发生特异
目的:探究胰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或吉西他滨单药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胰腺癌化疗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行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吉西他滨(G)方案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AG)方案辅助化疗的患者共43例,其中AG方案共23人、G方案20人。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
背景及研究目的: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尚缺乏高质量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20年1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32例SiewertⅡ型、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07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随着国内马产业的快速发展,马术俱乐部数量的剧增,马的肢蹄病,特别是蹄叶炎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蹄叶炎是发生在蹄部的弥漫性、无菌性、浆液性、非化脓性炎症,是马的运动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对马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动物福利,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常认为,细菌代谢产物组胺、乳酸和内毒素(LPS)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在蹄部蓄积导致的蹄部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蹄叶炎发生的重要因素。肠道是马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金葡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且糖尿病等患者更易被感染。金葡菌分泌的多种毒力因子中α-溶血素的毒力更强,以其为靶标进行干预细菌而不易产生耐药性。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在高糖环境的病理状态下中,由于体内免疫力下降以及肺功能损伤,高血糖本身也有利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各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均易感,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主要特征。近年来PCP单独感染病例较少见,常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并引起猪呼吸道综合症(
随着养禽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传染性细菌病在生产实践中严重制约畜禽养殖业发展,造成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预治传染性细菌病对保障鸡的群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雏鸡是传染性细菌病的易感对象,临床上应用磺胺类、头孢类等抗生素进行防治,但杀灭细菌的同时会残留大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脂多糖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不仅可以诱导雏鸡发生炎性反应,而且会直接造成雏鸡肝损
急性肺损伤(ALI)是动物饲养过程中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着畜禽的生命安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密不可分。因此,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对于改善ALI具有重要意义。紫檀芪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纯天然物质,多存在于常见的蓝莓、葡萄等植物中,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真菌等药理活性,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紫檀芪能够显著改善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本论文以紫檀芪为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