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对脊柱关节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   骶髂关节炎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最常见和早期表现之一。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病理过程与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血管过度增生有关,炎症向脊柱及髋关节发展,可引起青少年残疾,丧失劳动力。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控制活动性炎症是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目前临床指标、血清学指标在诊断骶髂关节炎与评估其活动性方面作用不大。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只能用于慢性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不能早期诊断及评估炎症活动性。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可用于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评估,但是假阳性率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能早期发现活动性病变,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并能监测炎症活动性变化,但是MRI费用昂贵,难以常规开展。而超声具有安全、经济、便捷、可重复性等多种优点,在风湿性骨关节病变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超声对SpA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及其活动性评估的研究较少。   2.研究目的:   1.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SpA骶髂关节炎患者与健康者骶髂关节血流丰富程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情况。   2.通过ROC曲线探讨血流指标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的诊断效能。   3.比较血流丰富程度和血流RI在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或活动性评估中的诊断效能。   3.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1例经临床和MRI确诊为SpA骶髂关节炎的患者及28例经临床和随访确诊为健康者的双侧骶髂关节。观察主要指标为:①关节内部和周边血流的丰富程度(0级为无血流信号;1级为点状血流信号;2级为短条状血流信号或2-3个点状血流信号;3级为长条状或树枝状血流信号。其中0-1级定义为少血流,2-3级则为多血流);②血流RI值。分析两组间血流丰富程度和血流RI的差异,通过ROC曲线探讨血流指标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能并寻找最佳临界点。如果血流丰富程度及血流RI对骶髂关节炎均有诊断能力,比较这两个指标的诊断效能。   病例组中经MRI诊断为活动性骶髂关节炎85个和非活动性骶髂关节炎17个骶髂关节,以相同的指标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活动性与非活动性骶髂关节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炎症活动性的价值。   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各组资料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灰阶超声对SpA骶髂关节炎组和健康组骶髂关节的显示   病例组102个、健康组56个骶髂关节在灰阶超声上均可清晰显示,显示率为100%。   4.2 SpA骶髂关节炎组及健康组骶髂关节彩色多普勒血流的比较   骶髂关节内部和周边的血流丰富程度及血流RI在病例组与健康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01;Z=-5.619,P<0.001)。病例组以2-3级血流信号为主,血流RI较低,而健康组以0-1级血流信号为主,血流RI较高。   4.3各血流指标对SpA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4.3.1采用血流丰富程度指标诊断SpA骶髂关节炎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P<0.001)。血流丰富程度2级为最佳临界点,其诊断SpA骶髂关节炎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5%、60.8%和91.1%。   4.3.2采用血流RI指标诊断SpA骶髂关节炎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P<0.001),RI=0.635为最佳临界点,其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8.9%、79.8%和76.0%。但此指标无法判定无血流或仅有静脉血流的骶髂关节。   为了将所有骶髂关节纳入,使血流RI作为独立的诊断指标以评价其对SpA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能,对血流RI作半定量分级:0级为无血流或仅有静脉血流,1级为1≧RI>0.635,2级为0<RI≦0.635。病例组与健康组的血流RI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0,P<0.001),病例组以2级为主,占65.7%,健康组以0或1级为主,占80.3%。采用血流RI分级诊断SpA骶髂关节炎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P<0.001)。血流RI2级为最佳临界点,其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4.1%,65.7%和89.3%。   4.3.3采用血流丰富程度和血流RI分级指标诊断SpA骶髂关节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6,P=0.429),说明两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相当,达到中等水准。   4.4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   4.4.1活动性与非活动性SpA骶髂关节炎组骶髂关节彩色多普勒血流的比较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组骶髂关节的血流丰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P=0.240)。活动性组血流RI低于非活动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88,P<0.001)。   4.4.2血流指标对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评估价值   采用血流RI指标评估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P<0.001),RI=0.615为最佳临界点,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81.0%、82.2%和72.7%。但此指标无法判定无血流或仅有静脉血流的骶髂关节。   为了将所有骶髂关节纳入分析,使血流RI作为独立的评估指标以评价其对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诊断效能,对血流RI作半定量分级:0级为无血流或仅有静脉血流,1级为1≧RI>0.615,2级为0<RI≦0.615。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组间血流RI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x2=16.8,P<0.001),活动性组以2级为主,占70.6%,非活动性组以0或1级为主,占82.4%。采用血流RI分级指标评估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P<0.001),以血流RI2级为最佳临界点,其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2.5%、70.6%和82.4%。   5.结论:   1.SpA骶髂关节炎组骶髂关节以多血流信号为主,血流RI较低,健康组以少血流信号为主,血流RI较高。血流丰富程度及RI分级指标均可作为SpA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指标,两者诊断效能相同。   2.活动性与非活动性SpA骶髂关节炎组骶髂关节血流丰富程度无明显差异;活动性组血流RI低于非活动性组。血流RI分级指标可作为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评估的有效指标,血流丰富程度对活动性评估价值不大。
其他文献
《大公报》(桂林版)是抗战时期的产物。1941年3月15日创刊于桂林,1944年9月12日因桂林全城疏散被迫停刊。它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利用桂林特殊的政治和新闻生态,宣传抗日,在抗战
目的及意义:  研究证实镧具有抗菌、抗肿瘤、促进正常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的效果。我们前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的氯化镧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促进正常细胞增殖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与角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不容置疑,学生作为顾客的存在决定了高校是否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因此,高校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通过提供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来不断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但根据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我国公众对教育的总体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时代。随着东西文化进一步扩大交流、碰撞和融合,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在当今时空日益缩小的时代变得十分重要。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包括不同种族间交际、不同民族间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等。本文重点阐述留学生管
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也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但这些企业如何获得金融支持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果靠新增一两家银行去支持这些高科技企
一、调查情况汇总    1.基本情况  为了准确了解高校的学风现状,分析学风建设的特点,笔者及同事参考、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整理、设计了《高校学风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氛围、对构建优良学风的建议以及主观题八大项共47个小题。  我们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通过E-mail发放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探索成果.如何在这个经济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中,展示真理的光辉,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指导意义,是每一个
期刊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毕业设计既是学生深化学习、拓宽视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全面素质的集中培养和检验,更是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
多元文化或多元文化主义是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思潮,这一思潮产生之初主要是针对欧美等移民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种族融合中的矛盾问题的,后来其影响超出了欧美的范围,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思潮。多元文化主义要求承认不同民族、种族以及性别的文化差异的多元与共存,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1]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应运而生。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