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视频技术在当今的数字信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视频技术人们可以召开视频会议、观看视频影音或者进行视频探测记录等。近几年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兴起,视频技术有了新的应用平台,各种移动视频设备层出不穷,如现在广泛流行的倒车影像、行车记录设备等。但由于视频信息庞大的数据量和移动电子设备有限的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限制了其在移动领域的发展,于是人们尝试将已有的视频压缩方法移植到移动设备中来,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各种视频压缩方案在移动设备上的高效应用成为了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在分析研究JPEG和MPEG-4压缩标准的关键技术和算法实现的基础上,在ARM平台上设计实现了MPEG-4标准的视频压缩编码保存系统,实现了行车记录设备中的关键部分。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软硬件平台的方案选择和搭建。包括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根文件系统的移植等;软硬件平台的连接,包括串口通信和网络通信,实现PC机与ARM板的信息交换;移植bootloader和Linux操作系统来驱动ARM平台上相关硬件的加载启动。(2)研究JPEG标准并实现基于JPEG的视频压缩编码系统。分析视频压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实现过程;对JPEG压缩编码算法的变换、量化和编码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并实现了基于JPEG标准的视频压缩编码系统。(3)研究MPEG-4标准并实现基于MPEG-4的视频压缩编码系统。对MPEG-4标准的帧内和帧间压缩编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特别对运动编码过程中的全搜索和菱形搜索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不同算法对压缩性能的影响。(4)研究比较两种视频压缩编码系统的性能。对基于JPEG标准和MPEG-4标准的压缩编码系统分别进行视频的采集压缩;通过分析比较两者的压缩时间、压缩比以及视频播放效果,确定移植到ARM上的视频压缩编码系统的最终方案。(5)设计实现基于ARM平台的MPEG-4视频压缩编码系统。在对XviD模型进行研究和对相关库文件进行交叉编译、移植的基础上,通过编写适用于ARM平台的视频压缩编码程序来实现基于ARM的视频压缩编码系统;同时编写基于AVI文件的视频保存程序,方便视频的解压播放。(6)基于ARM平台的MPEG-4视频压缩编码系统性能测试。通过控制压缩码率、最大关键帧间距和量化因子等输入参数来运行ARM上的视频压缩编码系统从而得到不同的输出数据和压缩视频文件,最后分析比较得出最适合用于行车记录设备中的输入参数值。
其他文献
学位
对于某些特殊场合不宜采用有线检测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系统。它涵盖了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分
当前,无线协作通信由于传输可靠、有效和覆盖范围广而成为研究热点,但仍存在复杂度高和性能未能接近理论值等缺陷。为协助解决上述问题,本学位论文主要开展了中继转发策略优
随着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数据通信以及高品质的通信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3GPP启动了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项目。MIMO和OFDM作为其关键技术被应用到LTE
随着向信息化社会的迈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卫星通信的应用范围正在得到不断地扩展。目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作为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停车场的建设则比较滞后。这导致人们随意占用道路停靠车辆,不仅给周围区域的行人和车辆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容易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逐步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基于传统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物联网,其远期发展将可以实
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是指在合作或非合作的环境下对信号的调制方式作出准确的判决,在无线电监测和电子对抗等领域的截获信号处理中有重要应用。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移动通信系
随着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对于通信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外界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和队形的不断变化下,如何保证编队的持续通信是本课题的
近几年来,移动智能终端数量迅速增加,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性的增长趋势,同时,通信系统可使用的频谱资源已经接近极限。为了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提高频谱利用率,异构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