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位词“上/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认知世界离不开空间、时间、数量这三类范畴,不同语言表达这三类范畴可能会运用不同的语法手段。汉语运用的最常见的语法手段是使用方位词。 方位词中语法、语义相当复杂的是“上”和“下”。表面上看,“上”和“下”都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其实它们有着很复杂的一面,既可以是个语素,也可以是一个词。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示不同的词汇意义。“上/下”本身意义是表示某物体的处所,位置高或低;但它们还引申出很多义项,其中有许多非方位的意项。明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难点。另外,“上/下”除表示方位意义外,还与汉民族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它们传达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如:上敬下卑,“上下”合用表示概数。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上/下”多方面的特征,探讨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蕴。通过与越南语相应的方位词“tren/duoi”进行比较,凸显“上/下”独有的语法特征及文化涵义。比较的同时,我们还涉及到一些因为文化不同导致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上/下”时会产生的一些正负迁移现象。 论文包括四个主要部分: 1.引言。 2.“上/下”的语法特征。 3.“上/下”的文化涵义。 4.越南语里与“上/下”相应的方位词及正负迁移问题。
其他文献
通过查阅针灸相关经典古籍,收集医学经典中关于针灸治疗失眠疾病相关医案,探究古籍中治疗失眠疾病的针灸取穴原则。结果表明,有关针灸治疗不寐相关的条文有195条,整理出不重
本文从历史学、信息学的角度对宋代公文传达与公布的途径、体系及其相关规范做了系统的阐述,并重点对其政令信息的公布方式进行粗浅的探讨,分析公文传达与公布制度对于宋代政府
张洪义认为泄泻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土虚木乘,脾虚水谷杂下,清浊不分,水湿下注。治宜补脾柔肝,利湿涩肠止泻。使用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抑肝,祛湿止泻,取得满意疗效。
本文以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实践为基础,通过归纳和分析,分别对招标和挂网两种集中采购方式进行了经验总结。重点细述了招标采购准备、实施及执行3个阶段及产品认定、限价制
本文在黄忠廉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角度出发,专门对文学翻译中的翻译变体(变译)做进一步的研究。胡塞尔在其后期的哲学研究中指出,主体间性(又称主体际性)是指主体之间
古希腊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这种思想是古希腊和谐思想和古希腊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其中,和谐思想作为核心和灵魂,贯穿于古希腊社会历史观的始终.然而,国内学者往往
《湘君》《湘夫人》是《九歌》中最美的诗章,历来争议也最多,仅仅就“二湘”身份这个问题,就有二十多种答案。两千年来读者们对“二湘”的解读,构成了“二湘”接受史。反观不同时
高楼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它是基于壁面移动机器人技术,并针对具体的作业对象,具有明确功能的实用机器人,其工作在垂直危险的玻璃壁面,能够克服重力的作用
心理范畴讲的识记是记忆的必要前提。记忆是认知的一个侧面,一般分为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过程。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学习是从识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