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限位装置及其桥梁抗冲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纤维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及体育防护用品领域,剪切增稠材料与高性能纤维材料结合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利用复合纤维材料研制的抗冲减振装置对大型土木工程来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冲击损害。剪切增稠胶(Shear Thickening Gel,STG)具有很好能量吸收效果以及抵抗变形能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 Polyethylene,UHMWPE)作为新型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断裂伸长率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耐冲击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性能。本文中将STG与UHMWPE结合制备了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由于STG的剪切增稠效应,新型STG/UHM WPE抗冲材料的抗冲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本文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研发了一种基于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限位装置,建立了适用于该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动态力学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动态冲击力学模型研究。通过对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抗冲击过程分析,将冲击耗能分为冲击区压缩耗能、初生纤维拉伸断裂耗能、次级纤维变形耗能、STG耗能四部分,建立了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四部分的抗冲击力及耗能理论计算模型。(2)STG与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制备和测试。研制出一种性能较好的剪切增稠胶配合比及制备方法,测试得出了其动态力学性能的优异性;研究了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对STG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确定了STG的较优配合比。制备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通过准静态力学实验来测试UHMWPE、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准静态材料力学性能,测得制备的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拉伸模量、面内剪切模量、拉伸强度和面内剪切强度。(3)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低速冲击有限元分析和低速冲击试验分析。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确定冲击物的冲击速度,分析不同质量、不同速度的冲击物冲击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时,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抗冲性能及耗能能力。采用ABAQUS软件对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进行分析。选用Hashin破坏模型,对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进行冲击仿真。通过两种低速冲击试验测试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的抗冲性能。结果表明,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及耗能性能。(4)基于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限位装置的桥梁抗冲研究。将新型STG/UHMWPE抗冲材料与传统桥梁阻尼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具有限位作用的桥梁阻尼器。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具有限位作用的桥梁阻尼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以动力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SOC的准确估算可有效提高电池工作效率、延长车辆续航里程、防止过充过放带来的安全问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随着电池不断老化,电池容量及内阻等参数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给SOC估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在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线参数辨识、容量估算等方法对老化的参数进行及时更新,然后使用AICKF算法进行SOC
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国家汽车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而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与整车续驶里程短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电机再生制动特性,将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储能单元中,以便再次利用,提高了整车能量利用率。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多采用电机与液压复合制动的方式,本文围绕无源串联再生制动系统中的复合储能系统及机电制动力控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具
UTV车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能在普通车辆难以行驶的路面上行走自如。复杂多变的路面环境,使得传统的被动悬架已无法满足车辆行驶的动力学性能需求。执行器为电磁阀式减振器的悬架系统阻尼可调,是一种减振性能优良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对其的控制研究中,大都在单一路面设计系统控制参数,混合路面下悬架控制参数无法根据路面自适应调节,行驶动力学性能提升有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UTV车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对系统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也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开发与普及工作,电动汽车行业也得以飞速发展,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受关注的就是不断出现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事件,锂离子电池的热量管理问题也因此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以某款已量产的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中建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并以温度为媒介,建立热-电滥
高镍三元材料LiNixCoyMnzO2(x+y+z=1,x≥0.6)具有高比容量、环境友好且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为了改进材料的上述缺点以满足更高的商业化要求,需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梯度化混锂工艺合成不同锂配比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了配锂量对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形貌、粒度分布、价态变化、相变演化及电化学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数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行人、骑脚踏车者和摩托车驾驶员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很大比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内部的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车内乘员的被动安全保护措施相对较为完善,然而同为交通道路的使用者,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者并没有得到较全面的被动安全保护。故本文针对车外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人员,提出一款可以穿戴的安全气囊系统,在上述人员与汽车碰撞过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日趋重要。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对智能汽车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中高速大曲率工况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采用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轮胎侧偏角和横摆稳定软约束,保证轮胎处于线性稳定范围内,从而提高轨迹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实时性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
车辆自主导航算法是当前智能车辆领域研究热点,传统车辆自主导航系统高度依赖于GPS位置信号。然而,在现代军事化环境作战场景下,由于信号干扰等因素,往往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GPS信号;同时,由于信号干扰,车辆难以实时获取前方道路可通行性信息,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的导航需求。因此,实现车辆在无GPS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车辆自主导航算法,为无GPS复杂环
智能车辆技术能够实现车辆自主操纵,使驾驶员的双手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得到解放,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减少交通拥堵等情况的发生。而路径跟踪则是智能车辆实现其智能化行为的重要环节,同时,对规划的路径进行准确且稳定的跟踪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基础。本文对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适用于低速工况的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同时建立考虑动力学特性的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对纯
由于化石能源的开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产生许多环境污染物。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和低噪声等优点,是解决资源匮乏和温室效应问题的重要途径。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效率高、体积小等,被认为是替代汽油机的绿色动力源。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Set-Model Predictve Control,FS-MPC)因其高性能、快速动态响应和强鲁棒性而成为一种流行的控制策略。同时,它易于建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