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岁儿童的声调和疑问语调语音分析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调有传达信息的作用,如疑问语气、焦点和信息组块等。在声调语言中,声调和语调都主要由基频决定,其次是时长。声调和语调的习得发展与儿童言语经验、言语运动控制和认知发展紧密相关。基于功能的平行编码目标逼近语调模型(PENTA)认为,多种交流功能可以同时编码,并以目标逼近的方式在表层基频曲线上实现。儿童什么年龄可以习得这一平行编码方式?声调系统复杂程度不同的两种语言间,声调和语调的习得过程有怎样的差别?本研究以汉语和苗语4-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疑问语气和声调的习得为主要问题,并以成人作为参照,采用图片描述任务让实验参与者自然产出了疑问和陈述两种句式,并在句末位置设置了汉语四个声调,苗语八个声调的关键字。在结果分析上,本文首先对语调曲线直观地分析,其次在声调的参数分析上先采用二阶多项式拟合被试的声调,然后获取每个声调对应函数的系数,再以这些系数作为预测变量构建以成人为基线,年龄组和声调为固定因子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检验儿童的声调产出。在语调的分析上,以疑问和陈述之间声学参数的差值作为预测变量构建以成人为基线,年龄组和语调类型作为固定因子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检验儿童的疑问语调产出。通过直观的语调曲线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儿童和成人产出的声调和疑问语调进行声学参数的统计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疑问语调在苗语和汉语间存在明显差异:苗语的疑问句句末音节音高显著升高,表现为句末音节后增加了一个上升的边界调;而汉语的疑问句的句末表现为整体音高升高。(2)在声调的产出上,汉语和苗语儿童仍然处于发展变化中。在汉语中,4-11岁的儿童都能在句子中产出调形相互区分的四个声调,但4岁儿童的声调调形不完备,特别是三声的拐点靠后,四声的起首升高不足,7岁儿童的声调调形在斜率和曲度上都比成人大,9-11岁儿童的声调产出趋于稳定。在苗语中,4-11岁儿童也都能在句子中产出苗语的八个声调,但是基频的上升和下降幅度都比成人大,且音节的时长比成人更长。(3)在疑问语调的产出上,苗语儿童比汉语儿童能更早地通过基频区分陈述和疑问语调。汉语7-11岁儿童产出的疑问语调与成人一致,而4岁儿童很难通过音高上升的方式来区分陈述和疑问语调。苗语中4-11岁儿童产出的疑问语调音高模式与成人一致,但疑问语调句末音节的时长显著比成人长。总体来说,虽然苗语的声调系统虽然比汉语更复杂,但是两个语言的儿童在4岁都已经成功习得声调。苗语的疑问语气主要通过增加句末升调的方式实现,4岁的苗语儿童就可以习得。相比之下,4岁的汉语儿童还没有成功习得用升高句末声调整体音高的方式表达疑问语气。可见,儿童声调和语调的习得过程并不会因为语言的声调系统复杂而滞后,而是与语调的编码方式有关。苗语和汉语儿童的声调和语调发展中,相同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音节时长在缩短,基频变化的速率在增加,表明儿童对声带的控制能力和各个器官的协调能力在增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支持了平行编码目标逼近语调模型(PENTA)。
其他文献
2006-2007本科诊治神经衰弱患者84例,均符合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男22例,女62例;年龄32~35岁;病程9~10年;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此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10例,女32例。
对排球技术教学应用助力辅助手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助力辅助手段对促进技术掌握的原理,提出了助力辅助的应用分类.
政治语篇是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以费尔克拉夫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基础,运用话语批评分析的方法,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美国特朗普总统2019年国情咨文进行深入细致分析。通过对政治话语的描述、阐释和解释,本论文回答了“特朗普总统是如何在国情咨文中构建意识形态和权力(霸权)的?”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揭示了特朗普国情咨文中的政治话语与美国意识形态及权力(霸权)的关系。在文本
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按照基础力量、最大力量、速度力量、(转变为专项爆发力和专项力量)、力量的发挥和结束等五个阶段进行.局部力量的发展必须为整体力量的提高服务.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英语课堂中的教学重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大多采用简单机械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这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