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肝超声显像肝实质回声及肝叶形态的演变,探讨肝实质回声演变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包括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或肠镜下肠壁活检确诊的36例日本血吸虫感染患者,另随机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血吸虫感染患者肝实质回声分为4个级别:0级(肝脏无改变期)、1级(肝脏损害期)、2级(肝脏纤维化期)和3级(肝脏硬化期),并分别测量肝左叶上下径线、左叶前后径线及肝右叶最大斜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TGF-β1表达量。结果:(1)日本血吸虫感染组肝脏左叶上下径与右叶最大斜径的比值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0.603±0.021VS0.500±0.0165,P=0.01);另外,肝脏左叶前后径与右叶最大斜径的比值亦大于正常对照组(0.448±0.232VS0.525±0.0164,P=0.02)。(2)日本血吸虫感染患者的肝脏实质回声演变经由无改变期到肝损害期,再到肝纤维化期,最后到肝脏硬化期。感染患者不同超声肝实质级别的肝脏左叶上下径与右叶最大斜径比值的比较:0级(0.553±0.037)、1级(0.555±0.035)、2级(0.624±0.040)及3级(0.648±0.0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而各分级间肝脏左叶前后径与右叶最大斜径分别为:0级(0.467±0.031)、1级(0.471±0.034)、2级(0.530±0.028)及3级(0.606±0.0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3)不同年龄或性别的TGF-β1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P=0.108),但不同病程之间TGF-β1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23)。(4)血吸虫感染组的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102±0.006VS0.055±0.005,P=0.000);在血吸虫感染组中,肝实质分级间TGF-β1的表达分别为:0级(0.070±0.006)、1级(0.144±0.018)、2级(0.098±0.002)及3级(0.090±0.00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1)日本血吸虫感染患者肝脏形态改变表现为左叶相对增大,尤其以左叶前后径相对增大明显。(2)日本血吸虫感染患者肝脏实质回声演变经由无改变期到肝损害期,再到肝纤维化期,最后发展为肝硬化期。(3)TGF-β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关系,但与病程有关。(4)感染患者的TGF-β1表达水平在肝脏超声分级0级时增加,到1级达到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