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质及其受体在免疫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脊髓的表达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不同的造模时段的慢性炎症病理变化、尿动力学改变和L5-S2脊髓背角P物质及其受体NK-1的表达。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建立免疫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第45d、60d、90d在麻醉状态下行尿动力学检查后灌流固定取材检查,并行血清、前列腺、膀胱和脊髓取材,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前列腺组织TNF-α、IL-1、IL-2和IL-10含量,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用ABC法作L5-S2脊髓P物质及受体NK-1的漂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模型组大鼠表现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学变化。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5d模型组排泄容积、最大排尿量和顺应性降低,排尿间隔缩短,60d模型组残余容积和最大膀胱压增加,90d模型组排泄容积降低,残余容积和顺应性增加,排尿间隔缩短,差别有显著性。3.各模型组脊髓背角L5-S2SP及NK-1R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0d脊髓L5-S2SP及L5-S1NK-1R高于其他三组,60d模型组S2脊髓SP、L6脊髓NK-1R和90dS2NK-1R的含量高于45d,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病理学变化。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存在尿动力学改变,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L5-S2脊髓背角SP合成增多,受体上调,表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可以通过SP介导引起L5-S2脊髓中枢继发性的神经炎性痛,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一、培训评估实践发展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开始探索培训中评估。当时的目的有三:一是了解培训项目对学员工作的有用程度。虽然我们每个培训项目的确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在人才的引进上缺乏竞争力,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为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积极营造有利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优势,我们扬长避短,在努力扩大人才增量的同时,把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一项突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推进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提升全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加快企事业单位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这一连串的荣誉以及拥有52项国家专利,奠定了朱炳仁在铜雕艺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现代铜建筑的三大开山之作——杭州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都出自朱炳仁之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1世纪封面人物论坛专著中称:“铜雕艺术大师中,朱炳仁先生
近年来,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农业系统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2003—200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建设
目的:   通过检测软骨肉瘤和软骨瘤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Wnt-5a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关系,为软骨肉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
叙述了振动台控制系统的发展,作动器的控制原理,并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haker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principle of the actua
新疆富蕴县内的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是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通过对矿石中8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测定,得到了(326.6±7.1)Ma~(333.1±4.6)Ma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
科学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时所使用的或体现出来的认识方法、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因素。以“假说一演绎法”在“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应用为例。经历
2007年1月28日山水间·大西南走廊怀化采风作品展在湖南书画院隆重开幕,展览给都市的人们带去一份幽静和雅趣。由湖南省文联、怀化市委市政府主办,湖南省美协、湖南省书画研
目的:构建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和卡介苗菌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