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申报》为中心,通过梳理《申报》上有关中共的相关报道内容,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进行研究。除导论和结语两部分之外,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选取《申报》所刊载有关中共报道中涉及到中共名称作为考察重点,通过使用频率的量化研究,把握这些名称的演变及其使用频率的变化情况,以便从概念史角度上考察民主革命时期《申报》所形塑的中共形象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中共”、“赤匪”、“共匪”、“共党”这些名称在报道中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申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认知态度以及中共当时媒体形象或者公众形象的某些面向。与当时错综复杂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这一变化大体上表现出从认知中共到否定中共,从否定中共到怀疑中共,从怀疑中共到理解中共,期间也伴有逆向认知。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申报》有关中共的相关报道内容进行梳理,分析《申报》视野下这一时期中共形象的演变过程。文章认为抗日战争前《申报》有关中共的报道内容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对中共的报道也以非主体报道为主,中共被形塑成一个“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体;抗日战争期间《申报》有关中共的报道内容发生很大变化,对共产党相关活动报道也逐渐增多,并且日趋正面形象;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申报》从被国民党控制进行反动宣传到逐渐脱离反动立场,使这一时期的中共形象随之发生改变,大体上可以分为国民党参股经营阶段和脱离国民党控制阶段。第三部分以《申报》上的有关中共领导群体和相关社论的报道为中心,通过对这一时期有关报道中中共领导群体称呼的变化以及社论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来探析中共形象及其转变。文章认为这一时期,《申报》对中共领导群体关注与称呼也不断变化;有关中共的社论内容从对共产党只言片语的介绍,变为在抗战期间将中共作为报道主体,再到新中国成立前不断敦促国共和谈成为主要内容。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共形象从“破坏”社会稳定的负面形象转变为积极抗战的正面形象,再转变为抗战后国内局势主导者的建设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