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托槽拔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畸形效率的分析对比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Angle于192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副方丝弓托槽,这是正畸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但是方丝弓托槽需要弯制大量的序列曲和补偿曲,复诊椅旁时间长。直至1970年Andrews发明了直丝弓矫治器(StraightWireAppliance,SWA),才显著缩短了复诊时间。随后,Roth托槽、Alexander托槽、MBT直丝弓托槽相继出现。Andrews直丝弓托槽,将方丝弓技术的三个序列曲预置在托槽上,但是有12种不同托槽系列,临床使用不方便;Roth托槽,对Andrews托槽进行了改良;MBT托槽,在前两代托槽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且将Begg矫治技术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运用到方丝上。这三种托槽均是双翼宽托槽、0.022英寸槽沟系统。而Alexander托槽则是0.018英寸槽沟系统,先远中移动尖牙再后移切牙关闭间隙,用关闭曲关闭间隙。以上各种直丝弓托槽,核心理念均是直丝弓矫治技术,不同之处就是托槽数据的改良和方丝滑动法关闭间隙的运用与否。期间,也出现了Begg细丝弓托槽和Tip-Edge直丝弓托槽。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就是直丝弓托槽,但是这些传统直丝弓托槽摩擦力大,容易刮伤软组织。直到20世纪末,自锁托槽因其减轻患者不适感、减小摩擦力及缩短椅旁时间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倍受正畸医生关注。但是缺点也日渐暴露,成本高、转矩控制效果一般、置换粗方丝时滑盖或弹簧片难以关闭甚至自行弹开。大家都在努力探索新方向,尝试研制一款成本低、摩擦力低、转矩控制好、矫治效率高的托槽。根据课题组申请专利生产的一种改进的低摩擦直丝弓托槽(2015年07月08日公开,专利公开号:CN204446158U),具有尺寸精确、成本低、摩擦力低、转矩控制好、矫治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尚缺乏关于专利低摩擦直丝托槽的研究报道。在临床中,不同类型的错畸形中安氏I类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大部分是需要拔牙矫治的错畸形患者。那么对于需要拔牙矫治的安氏I类错畸形患者,相比传统直丝弓托槽和自锁托槽,专利低摩擦直丝托槽的矫治效果、矫治总时间和矫治效率如何呢?这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
  目的:
  应用PAR指数分析传统直丝弓托槽、自锁托槽和专利低摩擦直丝托槽的矫治效果,并分析对比三种托槽拔牙矫治安氏I类错畸形的矫治总时间和矫治效率,旨在为正畸医生选择托槽类型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专利低摩擦直丝托槽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3-2018年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以PAR指数这一客观量化指标作为限定,选取矫治前具有相似的错程度及矫治难易程度的三组患者共55例。选取使用传统直丝弓托槽(MiniDimond,美国Ormco公司)拔牙矫治安氏I类错畸形患者20例(A组),其中男7例,女13例,(18.30±4.94)岁;使用自锁托槽(DamonQ,美国Ormco公司)15例(B组),其中男6例,女9例,(16.66±5.26)岁;使用专利低摩擦直丝托槽(专利号为CN204446158U,星辰三比公司)20例(C组),其中男6例,女14例,(16.15±3.23)岁;全部患者使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滑动法关闭间隙完成矫治。搜集三组患者正畸前后的石膏模型和基本资料,按照PAR指数的评分标准对三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就牙齿排列、颊侧咬关系、覆盖、覆及中线共5个项目进行测量评分,进而分析对比A、B、C组矫治前后的加权PAR、加权PcPAR、矫治总时间(TT)、矫治效率(TE)。
  结果:
  1、三组患者矫治前后牙齿排列、覆盖、覆及中线均得到明显改善,颊侧咬关系改善不明显;A组疗效分析的等级分类中极大改善11例(占55%),改善9例(占45%),无改善或变差0例;B组疗效分析的等级分类中极大改善10例(占66.67%),改善5例(占33.33%),无改善或变差0例;C组疗效分析的等级分类中极大改善14例(占70.00%),改善6例(占30.00%),无改善或变差0例。
  2、A组加权PAR矫治前后分别为26.30±9.34与1.55±1.43(P﹤0.01),加权PC-PAR为93.76±5.60;B组加权PAR矫治前后分别为30.93±10.01与1.40±1.76(P﹤0.01),加权PC-PAR为94.93±6.66;C组加权PAR矫治前后分别为29.95±7.72与1.50±1.28(P﹤0.01),加权PC-PAR为94.66±4.35;每组矫治前后加权P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矫治后加权P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权PC-P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矫治总时间和矫治效率:三组患者的拔牙间隙全部关闭,A组平均疗程为26.00±1.34月,矫治效率为3.61±0.13;B组平均疗程为22.47±1.13月,矫治效率为4.22±0.18;C组平均疗程为18.35±0.74月,矫治效率为5.16±0.19;A、B、C组的矫治总时间和矫治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三组患者的矫治总时间和矫治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LSD检验对A、B、C组的矫治总时间和矫治效率进行多重比较,可得出结论:A组的矫治总时间最长、矫治效率最低;C组的矫治总时间最短,矫治效率最高。结论:
  对于需要拔牙矫治的安氏I类错畸形患者,三种托槽均能取得很好的矫治效果,专利低摩擦直丝托槽的矫治效率比传统直丝弓托槽和自锁托槽高,并且能明显缩短矫治总时间。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8-01  【情景描述】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在第一次施教北师大三年级下《练习一》之后,学生低下的学习积极性深深刺激了我,我不禁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很幸运,我有了一些灵感,并在第二次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21-02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期刊
研究背景
  牙列缺失对面型、咀嚼功能、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有着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全口义齿修复缺失牙列。传统的全口总义齿修复由于存在牙槽骨的吸收,往往导致总义齿固位差、稳定不足、佩戴不适等问题,故而该类患者的满意度不高。
  而随着口腔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和普及,牙列缺失患者逐渐开始选择全颌种植义齿修复。全颌种植义齿可大致分为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和全颌固定式种植义齿两大类。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总义齿固位和稳定差的问题,但仍需摘戴,反复摘戴次数多了,还可引起附着结构变形等问题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无牙颌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患者缺牙时间较久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无牙颌患者上下颌骨变的越来越低平,尤其在下颌更加明显,许多无牙颌患者会面临传统全口义齿固位较差,咀嚼效率低等问题的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牙列缺失患者修复方提供更多的选择。种植义齿修复发展至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其视为缺牙修复的第一选择。因其良好的固位效果、舒适性和美观性能,尤其是全口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不存在种植覆盖义齿附着体零件易磨损的
目的: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唇腭裂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颅颌面畸形造成形态畸形及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来患病总数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了解唇腭裂儿童与上呼吸道尺寸大小之间有无相关联系:(2)研究唇腭裂患者上呼吸道与唇腭裂种类、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3)为临床改善手术方法及术后上呼吸道疾病提供客观数据依据。
  方法:连续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年9月-2018年8月年唇腭裂病人,年纪为6-18岁,根据性别及病种分为A(单侧唇腭裂女性儿童)、B(
研究背景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因牙列拥挤不齐、前突等问题需要通过减数治疗达到解除拥挤、排齐牙列、改善侧貌等目的。从牙齿拔除到排齐、整平、关闭间隙阶段,往往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拔牙后,牙槽骨出现不可逆性的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及宽度都不同程度的萎缩。研究表明[1-3],牙槽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拔牙后的第一年,尤其在拔牙后的3个月内吸收速度最快,之后牙槽骨将进行骨改建和骨重建。在临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降低导致间隙关闭困难,或(和)在关闭间隙的过程中出现如牙根吸收、骨
背景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口腔鳞状细胞癌易发生细胞侵袭和转移,患者预后较差。虽然癌症治疗已取得许多进展,但在过去的50年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维持在50%左右,无明显提升,关键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各类肿瘤中,miRNA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许多致癌基因、肿瘤抑制因子和调控肿瘤进展、增殖和转移的转录因子。可以推断,miRN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着调
背景及目的:
  临床上外伤、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原因造成牙缺失后,牙槽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往往对后期的种植修复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地维持牙缺失后牙槽嵴的骨量逐渐引起临床上种植修复科医生的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颗粒状的骨替代材料填充拔牙后的牙槽窝,但这些材料在孔隙及形状上无法进行精确控制,力学上无法对牙槽窝形成有效的支撑,在促进成骨的生物学性能上也往往无法同时满足拥有骨形成、骨诱导及骨传导三种作用的条件。因此,课题组希望通过骨组织工程技术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上制作一种新型的、拥有更加优良性能的骨替代
目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并借助3D打印技术,制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海藻酸钠/明胶缓释支架(MBG/SA/G),以期更快更好地修复骨缺损。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中首先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并进行相关表征检测及MBG生物学性能测试。借助3D打印技术制备MBG/SA/G支架并通过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模拟矿化、支架降解、Micro-CT检测理化性能,同时探究不同加载方法制备的支架的药物控释作用以及支架材料、药物和生长因子的成骨作用
背景
  大体积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支架材料的快速成骨和血管化是临床上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颌骨缺损的瓶颈。血管化是成骨的基础,有学者更是将其列为继支架、种子细胞、生长因子之后的组织工程第四大要素。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组织工程研究带来新的支架成型方法,本课题前期研究证实应用3D打印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