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特性的冷却水系统运行能耗粒子群在线优化方法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却水系统在民用建筑、通讯建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常用的空调降温冷却系统,其中,冷却塔冷却系统是一种可以在过渡季和冬季充分利用室外空气自然冷却(免费供冷)的节能冷却系统,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冷却塔冷却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有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以及冷水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各设备运行参数之间常存在耦合关系,这就直接影响了冷却塔冷却系统优化运行效果;特别是,由于冷却塔内部填料气-水换热特性在实际运行中不清晰、不明确且无法用于冷却水系统优化运行调节过程,而影响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水系统的运行能效。因此,亟需开展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特性研究和以此为基础的冷却水系统低能耗在线优化运行方法研究。为此,本文在系统地综述了冷却塔换热模型和冷却水系统智能运行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仿真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面向冷却塔冷却系统在线优化运行问题,在考虑其环境温度、湿度、冷却负荷等相关输入参数及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特性的前提下,研究冷却水流量、空气流量及设备运行数量等可调节量的运行优化问题,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规律的揭示及其试验系统的建立,是研究冷却塔冷却系统优化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通过对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性能试验系统,开发了该试验系统的分布式多协议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运行调适的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的热平衡误差在±5%以内,达到了本文后续试验研究要求。其次,冷却塔出水温度和气水比是冷却水系统两个关键控制参数,而填料传质系数是研究填料气-水换热过程的关键基础参数。本文利用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性能试验系统,以冷却塔进水温度、室外湿球温度、冷却水流量、冷却塔空气流量为主要因素,以冷却塔出水温度为输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试验研究了单参数变化和多参数变化时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特性,得到了冷却塔出水温度与气水比的单值函数关系,推导了冷却塔填料气-水换热过程中传质系数的特征关系式,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第三,冷却塔在线优化换热模型是在线实现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了冷却塔焓差法在线优化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从逆流两相对流传热分析的角度推导了冷却塔换热模型形式,建立了基于填料传质系数特征关系的冷却塔在线优化换热模型;利用不同的冷却塔进水温度、室外湿球温度及气水比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在变工况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下,冷却塔换热量和冷却塔出水温度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不超过5%,满足后续研究和工程应用要求。第四,适宜的在线优化方法的研究是解决冷却塔冷却系统运行优化的关键。本文在概述了冷却塔冷却系统各设备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自然供冷模式和冷机供冷模式下的冷却塔冷却水系统运行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惩罚函数实现了对该约束优化数学模型的去约束化。其次,本文以粒子群算法为主体优化算法,通过仿真,改进了粒子群算法(包括自适应惩罚因子及可行域、离散变量优化方法以及并联设备运行等),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在达优率、离散程度和迭代次数方面均优于传统粒子群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冷却水系统运行能耗的在线优化,且满足工程在线应用需求。最后,为了验证上述运行优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数据中心为应用对象对上述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却塔自然供冷模式下,当室外湿球温度较低时,冷却塔出水温度的优化值波动较小;当湿球温度较高时,冷却塔出水温度优化值与湿球温度呈线性递增关系。在冷机供冷模式下,当室外湿球温度较低时,冷却塔出水温度优化值不随湿球温度而改变;当湿球温度高时,冷却塔出水温度优化值随湿球温度而增大。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定温差设定值、变温差设定值等传统优化方法相比,自然供冷模式下系统能耗降低了 46.7~68.8%,冷机供冷模式下系统能耗降低了 9.9~21.6%,即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主流媒体在公益直播中有四重出售行为:第一重出售是实现政策传达与观念宣传,第二重出售是助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与品牌建构,第三重出售是为主流媒体品牌建设与信任背书,第四重出售是为观众提供"按摩"信息,娱乐解压。后疫情时代,主流媒体需注重情绪共鸣,完善直播带货机制,权衡媒体职能,探索出适合自身转型发展的建设路径。
学位
学位
由于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具有不需要真空设备,装置简单,易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在臭氧的产生、生物医学、材料改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常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由交流电源驱动,表现为丝状放电模式。然而,许多研究表明相比于丝状放电,弥散放电在工业应用上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以及更高的处理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放电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发现由于纳秒脉冲具
半导体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是推动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硬脆半导体,如单晶硅和单晶碳化硅,通常表现出高硬度和高脆性,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机械加工过程中应力诱导的表面/亚表面损伤,对相关器件的性能、使用寿命等都具有较大影响,但损伤的演变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另一方面,服役过程中硬脆半导体在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一旦断裂相关器件将完全
降落伞系统作为火星探测任务中最常见的空气动力学减速器,其在探测器再入、降落以及着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火星低密度环境和超音速流场中,柔性伞衣经常产生剧烈的振荡,在伞衣边缘出现褶皱、摆动以及翻转等不稳定现象,这大大影响了降落伞系统的气动减速性能。以前人们对超音速火星探测器-降落伞系统流场中非定常激波、湍流尾迹、旋涡等多物理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柔性伞衣被动大变形、悬挂伞绳等与周围超音速流体耦合作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偏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在建立恰当的变分框架下,将偏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转化为相应变分泛函的临界点,通过应用临界点理论,得到了偏差分方程边值问题多重解与无界解序列的存在性,再根据构建的强极大值原理,获得了所讨论边值问题正解的多重性.全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与本文的主要工作,同时列出了一些本文需用到的预备知识.第二章,研究一类带有p-Lapla
氢能来源广泛、单位质量燃烧热值居各种燃料之冠、清洁无污染、应用范围广,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电解水制氢技术工艺过程简单高效,与传统的化石能源重整方法相比,在制取高纯氢气方面独具优势,与水电、光伏电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耦合时可大幅度减少碳排放,是迎接全球“氢能经济”时代最具前景的制氢技术方向之一。高能耗是制约电解水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性难题,对大量高纯淡水的高度依赖亦使此技术在干旱、海域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数据分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速互联网下产生的海量图数据中蕴含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在图数据上进行稠密子图查询可以帮助人们在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稠密子图查询可以应用到诸多现实场景中,如在社交网络中进行社区查找和朋友推荐、在蛋白质交互网络中进行复杂蛋白质检测、在购物网络中进行商品推送等。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有价值的全新的稠密子图模型:高阶Truss模型和平衡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