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能发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对诸如机器噪声、交通噪声等环境中的噪声进行开发利用,将其转换为电能,对电磁式声电转换系统的机理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该系统包括Helmholtz共鸣器和电磁式换能器矩阵两部分,前者作为声压放大器,对入射声压进行放大;后者作为声电转换元件,将Helmholtz共鸣器腔体内的声能转换为电能。系统处于谐振状态时,入射声压在Helmholtz共鸣器腔体内被放大到最大。Helmholtz共鸣器腔体内波动声压作用于振膜时,振膜产生与波动声压同频率的振动。振膜振动带动音圈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使音圈两端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声能与电能的转换。 运用动力类比方法获得了Helmholtz共鸣器和电磁式换能器矩阵的等效类比电路,通过变量器将两者连接起来组成了系统等效类比电路,建立了电磁式声能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模拟程序,以入射声波驱动频率、入射声压振幅、电阻负载和换能器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对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讨论。 基于系统物理模型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入射声波驱动频率、入射声压振幅、电阻负载以及换能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当声波驱动频率达到系统的谐振频率时,系统可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系统处于谐振状态时,功率输出随输入声压的增大而增大;选择与系统相匹配的最佳负载阻抗,可获得最佳的功率输出;提高换能器的品质因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输出和声电转换效率。 从声能发电系统对输入声波驱动频率的响应、对输入声波振幅的响应及对电阻负载变化的响应等三个方面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电磁式声能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适用的,基于MATLAB开发的模拟程序可以作为系统初始设计的工具。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方便、高效的知识.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高
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指以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老师的教学引导及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的彼此间作用,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的目标中促成教学的实际效果的高效.本文是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汽车产品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舒适、安全、噪音小的汽车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液压减振器是汽车底盘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减振阻尼装置,其性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具有发展太阳能热发电事业的有利条件,相变蓄热技术作为解决太阳能热发电不连续性缺陷的关键,成为了当今的研究热点,设计合理高效的相变蓄热装置更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教师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幼儿园教育,坚持公平教育和因材施教.然
期刊
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后,信息化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为高中美术课堂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为此,我们美术教师应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助力美
高中这个关键性教学阶段,对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让教师在遵循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标准衡量下,能够让学生获得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教学空间.历史内容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