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沙尘暴和台风是常年影响我国的主要强风灾害,每年给环境、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各类基础设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目前我国对建筑结构抗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强/台风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西北风沙地区的建筑抗风沙研究则很少,尤其是对风沙或沙尘暴发生时的风沙流场特性和风沙对建筑物的作用规律尚未形成深刻认识。为此,本文采取现场原型实测和风沙风洞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典型沙漠地区的近地面风场、风沙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478179):建筑结构物风沙荷载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尘暴和台风是常年影响我国的主要强风灾害,每年给环境、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各类基础设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目前我国对建筑结构抗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强/台风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西北风沙地区的建筑抗风沙研究则很少,尤其是对风沙或沙尘暴发生时的风沙流场特性和风沙对建筑物的作用规律尚未形成深刻认识。为此,本文采取现场原型实测和风沙风洞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典型沙漠地区的近地面风场、风沙流场、低矮建筑表面风压以及风沙对低矮建筑整体受力影响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关于实测风场的研究结果:(1)在沙坡头风沙观测场搭建了野外长期监测平台,通过现场实测,获得典型沙漠地貌的近地面风场特性。其风剖面符合指数律模型;实测湍流强度与现有荷载规范存在一定偏差;湍流积分尺度处于日、美两国规范值之间;顺风向阵风因子与平均风速呈负相关,与湍流度呈正相关;脉动风速功率谱与von Karman谱较为吻合。关于实测及试验风压的研究结果:(2)通过现场实测和风洞试验,获得典型沙漠地貌下低矮建筑表面的风压特性与风压分布规律。其中实测结果表明:来流风向与房屋迎风墙面大致垂直时,各测点平均风压系数受风速影响不明显;脉动风压系数均伴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风洞试验结果表明:上述风向角下,迎风墙面同一高度处中间区域的平均风压系数大于两侧区域,背风墙面中间区域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小于两侧区域;迎风墙面的脉动风压系数在整体上大于背风墙面。迎风屋面屋檐与屋脊区域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大于中间区域,背风屋面呈相反规律;迎风屋面的脉动风压系数总体上比背风屋面的大。(3)分析了风洞中缩尺模型表面的体型系数并与实测体型系数进行对比,发现部分实测结果中存在异常。结合风洞试验结果提出了对异常数据的修正方法。通过修正,最终确定了典型沙漠地区低矮建筑的体型系数取值,为该地区建筑物抗风及抗风沙设计提供了参考。关于风沙风洞中风沙流场的研究结果:(4)在风沙风洞中通过落沙试验模拟沙尘暴环境,获得了落沙流场的沙浓度、风沙流速度和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净风场和多孔落沙条件下风沙流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沙浓度随高度的分布与落沙量和风速均有关。风速相同时,相同高度处的沙浓度与落沙量正相关;落沙量一定且风速较小时,沙浓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但当风速较大时,沙浓度随高度升高呈先递减后递增趋势。沙粒运动对风速剖面有一定的削减效应,其削弱程度随落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对湍流强度剖面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落沙量越大作用越明显。(5)在风沙风洞中通过扬沙试验模拟常态风挟沙环境,获得了扬沙流场的沙浓度、风沙流速度和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净风场和不同沙床条件下风沙流场的特征。与落沙试验结果不同,各风速下近地面沙浓度均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沙床相同时,同一高度处沙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增大;其它条件相同时,混合沙床面对应的沙浓度最大,细沙次之,粗沙最小。沙粒运动对近地面的风速有一定的削弱效应,其削弱程度随沙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对近地面的湍流强度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且沙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关于风沙风洞中测力试验的研究结果:(6)风沙风洞在设置为落沙条件时,对比分析了净风场和不同落沙流场下,低矮建筑模型整体受力特征。结果表明,风沙的共同作用使低矮建筑平均基底剪力的合力系数与平均屋盖升力系数均增加,同时落沙量越大效果越明显。比较0.5孔和1孔落沙的结果后发现,落沙量翻倍后,平均受力系数相较于净风时的增幅从2%~8%上升至6%~13%。(7)风沙风洞在设置为扬沙条件时,对比分析了净风场和多种扬沙流场下,低矮建筑模型整体受力特征。结果表明,风沙的共同作用使低矮建筑基底剪力的合力系数与屋盖升力系数的平均值均增加。与净风相比较,粗沙、细沙、混合沙对平均受力系数的增大幅度分别为2%~7%、4%~10%、6%~11%。说明风沙作用效果与近地面沙浓度正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可再生能源则是人们最佳选择。氢能由于燃烧能量大且燃烧产物为水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各种各样的制氢方法中,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由于一系列优势脱颖而出(如:产物H2纯度高,设备简单,可以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过电位高,催化剂耐久性差等。目前电解水制氢中最优的催
研究背景吸入全麻药,如七氟烷,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其如何引起意识消失以及意识恢复的具体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解析其作用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全麻质量及安全性,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对意识形成相关神经活动的理解。随着对睡眠-觉醒调节的神经网络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近年学者认为全麻药物也可通过作用于多个不同脑区特定靶点调节特定的神经递质发挥麻醉-觉醒调节的作用,而不同脑区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可共同调节麻醉-觉醒状态的转
基于生理信号的警觉度估计方法(Vigilance Estimation)旨在解决公共交通安全中(Public Transportation Safety,PTS)由于驾驶员警觉度水平低下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难题,如何在驾驶场景中确保预测驾驶员警觉度水平的精度与效率,是目前该领域的技术瓶颈。本文针对单模态与多模态不同条件下特征降维与重建的优化方法、学习方法如何同时具备较好的逼近能力与特征学习、如何提
生物传感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高灵敏及强特异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疾病监测、食品分析和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是生物传感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决定着生物传感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的宗旨是基于工程学理念和生物学技术设计出具有新功能的生物元件、网络和系统等。因此,合成生物学为生物传感领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海洋探索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海洋通信技术是海洋探索领域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其中依靠电声换能器发出大功率声波信号是实现深水远距离海洋通信的主要方式。数字功率放大器是驱动电声换能器发出声波的核心装备,其输出保真度、运行可靠性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水声通信的系统性能。本文分别就数字功放的高鲁棒性控制、低复杂度控制、开路故障
非线性光学是一类独特的光学分支,它通常发生于强光场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情况。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也称倍频效应,是一种最常见的非线性光学过程,两个能量全同的光子通过非线性光学材料将转化为一个频率为入射光子两倍、波长为入射光子一半的光子辐射出来。SHG作为非线性光学参量过程非常稳定,且由于此过程对入射光频率可转化的特点,利用SHG现象在生物医学成像、倍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等离激元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研究领域。由于纳米团簇等离激元研究中的金属表面自由电子会和光发生耦合,这一特性可被用于引导、聚焦、和操纵光,因此等离激元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纳米传感、新能源、隐形材料、和催化等众多领域。金属纳米团簇中掺入杂质的方式为调节电子激发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有效途径。近期,Nayyar等人在缺少对掺杂金原子链做诱导电荷密度分析的情况下,预测金属原子结构中
同题诗词创作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史上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无论是从社会、文化的发展,还是文人心理的角度来看,同题诗词创作现象的产生都是必然的。其中同时代同题诗词创作活动是中国古代文人重要的交往手段,异代同题创作推动了中国诗歌艺术发展,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促进了文学评论的发展,也对诗词文学的传播起到了促进的效果。本文以创作现象为研究中心,在对各时代同题诗词创作现象的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同题诗词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所涵盖的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完善与提升的二维面向来审视,行政法规范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是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法律保障,其中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是核心与关键,而行政诉讼正是联通两者的桥梁与纽带。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这一时代要求下,发挥行政诉讼的价值功能已被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为此,2015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将“解
手性硼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因为其能发生一系列立体专一性的转化得到官能团化的手性化合物。因此发展有效方法来制备手性有机硼酸酯一直是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不对称硼氢化是高效合成手性烷基硼酸酯的方法之一,但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含配位基团的富电子烯烃以及苯乙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硼氢化,而贫电子烯烃的不对称硼氢化目前研究相对较少。该类反应的难点在于共轭还原产物的竞争。如α,β-不饱和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