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蛋白的核酸信号转换放大元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传感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高灵敏及强特异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疾病监测、食品分析和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是生物传感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决定着生物传感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的宗旨是基于工程学理念和生物学技术设计出具有新功能的生物元件、网络和系统等。因此,合成生物学为生物传感领域提供大量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极大促进了生物传感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分别利用CRISPR-Cas12a和响应型RNA聚合酶等元件,构建了一系列生物传感新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际样品中病毒核酸、致癌基因突变和蛋白酶等生物标志物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究CRISPR-Cas12a系统中核酸组分对Cas12a附属切割活性的影响。在CRISPR-Cas12a系统中,guide RNA(g RNA)引导Cas12a蛋白特异性识别并切割靶标双链DNA(ds DNA),随后激活切割任意单链DNA(ss DNA)的附属切割活性。本章中,我们以Lb Cas12a蛋白为例,探究CRISPR-Cas12a系统中ds DNA、g RNA等核酸组件的组成和结构对其附属切割活性的影响。我们详细考查靶标ds DNA中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序列、PAM上游序列以及Target Sequence(TS)序列的长度和组成等因素对Lb Cas12a附属切割活性的影响。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inhibitor DNA(i DNA),其通过核酸杂交影响g RNA的二级结构及活性,从而间接抑制Cas12a的附属切割活性。最后,我们还探究了Cas12a对双链中ss DNA凸起的附属切割行为,以及ss DNA凸起的大小和碱基组成对附属切割效率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合理设计i DNA实现了对Cas12a附属切割活性调控,为后续设计基于Cas12a附属切割活性的生物传感新方法奠定了基础。(2)CRISPR-Cas12a自催化驱动的正反馈核酸回路的构建。人工核酸回路具有精确可控动态和功能等优点,在生物传感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分子诊断中人工核酸回路面临着不能直接处理基因组DNA和检测灵敏度不足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我们在研究了Cas12a附属切割活性调控的基础上,发展了CRISPR-Cas自催化驱动的正反馈核酸回路(CRISPR-Cas-only amplification network,简称CONAN),实现了基因组DNA的等温放大检测。在CONAN系统中,我们整合了Cas12a的精准靶标识别能力、解旋酶活性和高效附属切割活性,构建Cas12a自催化驱动的人工正反馈化学反应网络,仅使用CRISPR-Cas组件即实现了指数式的信号放大。在优化相关反应条件基础上,CONAN可特异性检测低至浓度为5.0 a M的人工合成靶标DNA。由于正反馈过程中的信号差异累积效应,CONAN显著提高了CRISPR-Cas12a系统对单核苷酸突变的敏感性,尤其是提高了对PAM远端错配的敏感性。综上,本节基于CRISPR-Cas12a系统构建了自催化驱动的正反馈核酸回路,实现了超灵敏、高特异性检测靶标DNA,为人工核酸回路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策略。(3)CONAN系统在临床分子诊断中的应用。在本节中,我们探究了CONAN系统在临床分析诊断领域的应用潜能,将其应用于临床生物样本中基因组DNA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ONAN系统不仅可以检测低至5.0 a M的HBV感染细胞中的基因组DNA,而且可以应用于HBV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得到检测结果与q RT-PCR方法相一致。此外,CONAN系统可以准确检测细胞样本中膀胱癌相关的PIK3CA基因突变体(1633G>A),检测限低至10 a M。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CONAN系统能够区分膀胱癌临床样本中不同突变频率的单核苷酸突变,其结果与高通量测序技术测量结果相一致,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分子诊断应用前景。(4)基于响应型RNA聚合酶元件的电化学蛋白酶传感器。在本节中,我们将响应型RNA聚合酶(PR)元件与电化学检测界面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蛋白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我们利用PR元件将靶标蛋白酶单次水解事件转化为多个可编程的RNA输出,并将其设计为可特异性结合铁卟啉的G四链体序列,从而实现免标记的电化学检测蛋白酶活性。以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为例,该电化学传感器对10 f M-1.0 n M浓度范围的MMP-2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低至7.1 f M。该传感器还可应用于不同细胞培养和人体骨肉瘤组织样本中的MMP-2活性的评估,显示了其在分析复杂临床样本中蛋白酶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其他文献
图在三维空间上表现为由线连接的点.三维空间中的点是图的顶点,连接它们的线是图的边.图G=(V(G),E(G))由非空顶点集合V(G)和不与V(G)相交的边集合E(G)组成.图G的亏格分布指的是序列:γk(G),k=0,1,…,其中γk(G)表示图G在可定向曲面Ok上不同的嵌入个数.图的欧拉亏格分布指的是序列ε,(G),i=0,1,…,其中εi(G)表示图在欧拉亏格为i的曲面上不同的嵌入个数.图的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党培养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中共中央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必然。本文以系统性分析的视角和方法,以初创于瑞金时期的中央党校为起点,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沿着时间的线索研究“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统”的演化逻辑、内涵特点以及价值启示。从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教学、理论宣传、理论实践等五个维度系统概括中共中央党校在1933
唐代岭南国家化是唐王朝对岭南这一边缘地区进行的政治控制与整合。这一进程表现为“中央—地方”“华夏—蛮族”“本国—邻国”三对矛盾的演进,实现了岭南领土效益的提升。领土效益是国家从一块领土获取资源的能力。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其领土效益有高低之别,其中效益较高的可以称为核心地区,反之则为边缘地区。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岭南都是国家疆域内主要的边缘地区之一,而唐代则是岭南国家化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
土壤湿度是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反映土地退化与表征地表干旱信息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植被的长势、作物的生长状况与粮食的生产,同时也是水文、气候、农业、生态等领域的重要参数。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被动微波土壤湿度产品,这一系列的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提供了大面积范围的土壤湿度分布状况,为研究全球范围或大区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但这些土壤湿度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25~
近年来,Filippov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人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农业害虫综合治理和自然界捕食者和食饵共存等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中.本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了几类平面Filippov生物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包括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策略对植物病害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食饵避难所对于食饵-捕食者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害虫综合防治策略对于害虫-自然天敌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本论文首先建立了两类具有阈值控
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物医用型材料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金属基催化剂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是制备聚己内酯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有机锡、铝类化合物是工业上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的常用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诸如催化过程副反应严重、聚酯分子量分布较宽、催化剂稳定性较低、催化剂残余带来的细胞毒性等,因而限制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设计合成新型低毒、高效且稳定的
今天,有机发光器件(OLEDs: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开发,终于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OLED产品的身影,例如手机及电视显示屏、照明等。OLED器件的组成中,发光材料占有核心地位。截至到目前,主要有三代发展的比较完善的发光材料。第一代为传统荧光材料,制备的器件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较低的效率滚降,但激子利用率上限仅为25%,限制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可再生能源则是人们最佳选择。氢能由于燃烧能量大且燃烧产物为水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各种各样的制氢方法中,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由于一系列优势脱颖而出(如:产物H2纯度高,设备简单,可以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过电位高,催化剂耐久性差等。目前电解水制氢中最优的催
研究背景吸入全麻药,如七氟烷,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其如何引起意识消失以及意识恢复的具体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解析其作用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全麻质量及安全性,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对意识形成相关神经活动的理解。随着对睡眠-觉醒调节的神经网络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近年学者认为全麻药物也可通过作用于多个不同脑区特定靶点调节特定的神经递质发挥麻醉-觉醒调节的作用,而不同脑区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可共同调节麻醉-觉醒状态的转
基于生理信号的警觉度估计方法(Vigilance Estimation)旨在解决公共交通安全中(Public Transportation Safety,PTS)由于驾驶员警觉度水平低下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难题,如何在驾驶场景中确保预测驾驶员警觉度水平的精度与效率,是目前该领域的技术瓶颈。本文针对单模态与多模态不同条件下特征降维与重建的优化方法、学习方法如何同时具备较好的逼近能力与特征学习、如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