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作为一种新型的预防HIV的生物学措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Pr E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在各个国家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其中影响Pr EP有效性最关键的因素是Pr EP的服药依从性,为保证Pr EP的服药依从性水平实施的传统依从性干预措施包括:副作用管理、个性化用药指导、定期教育、设置服药提醒以及提供咨询和社会支持等;新型Pr EP的干预措施包括:电子信息干预、电子药盒、视频干预等。前期国外研究发现视频干预相较于传统干预措施不仅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手机应用程序。尽管国际上已经开展大量相关研究然而国外研究结果和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使用Pr EP的MSM人群以及医疗机构。本研究拟采用平行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正在参加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暴露前预防用药项目的MSM进行分享服药视频干预,为中国使用Pr EP的MSM人群进行视频干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沈阳现场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采取线上、线下同时招募Pr EP服药组的MSM人群,该人群在入组后完成基线调查包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等。研究人员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进行1:1随机分组(视频干预组和对照组)。视频干预组研究对象在入组后第一个月内服药时需与研究者分享服药视频,对照组入组后在随访时工作人员予以口头服药叮嘱。本研究通过药片计数来计算服药依从性,其中,以服药依从性评分≥90分视作为服药依从性好。使用了广义估计方程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M1、M3、M6、M9、M12的服药依从性评价视频干预效果。本试验注册于中国临床实验中心注册中心注册,Chi CTR1900024545。结果:1.随机分组后视频干预组98人对照组98人,其中,视频干预组中8人在分组后退出本研究,25人由于未按要求发送合格服药视频排除研究,最终成功入组研究共163人。经卡方检验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仅部分变量存在差异:服药方式为每日服药的MSM比例更高(75.4%vs.48.0%,P<0.001),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更高(72.0%vs.57.0%,P=0.04),情感状态为单身比例更高(60.0%vs.41.8%,P=0.023),安全套使用情况经常使用比例更高(75.4%vs.40.8%,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MSM认为自己感染HIV风险、身边圈内好友感染HIV风险以及所生活市/区/县的同志人群感染HIV风险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MSM在社会/服药支持的四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组在访视点为M1、M3、M6、M12依从性好的MSM比例均高于对照组(95.4%vs.46.4%,P<0.001;90.6%vs.39.4%,P<0.001;93.2%vs.58.5%,P<0.001;75.0%vs.54.5%,P<0.001)。干预组中每日服药方式的MSM在访视点为M1、M3、M6、M12依从性好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96.4%vs.33.3%,P<0.001;92.6%vs.47.8%,P<0.001;94.6%vs.67.6%,P=0.003;75.6%vs.43.2%,P=0.002)。干预组中事件驱动服药方式的MSM在访视点为M3的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80.0%vs.31.3%,P=0.004)。3.以PrEP服药依从性为因变量(依从性好的赋值=1,依从性差的赋值=0)做单因素GEE分析发现:干预组(vs.对照组)(OR=5.44,,95%CI=3.77-7.84,P<0.001);服药方式为每日服药(vs.事件驱动服药)(OR=1.49,95%CI=1.04-2.13,P=0.029);艾滋病知晓水平>7分(vs.≤7分)(OR=1.67,95%CI=1.15-2.42,P=0.006);性角色为做“0”(被插入方,受)(vs.做“1”(插入方,攻))(OR=1.72,95%CI=1.07-2.76,P=0.024);不使用新型毒品(vs.使用新型毒品)(OR=1.59,95%CI=1.09-2.33,P=0.018);更换服药方式中从未改变服药方式(vs.停止服药)(OR=4.76,95%CI=1.79-12.5,P=0.002)均为服药依从性好的关联影响因素。通过校正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和居住状态后进行多因素GEE分析发现,干预组(vs.对照组)(OR=5.79,95%CI=3.78-8.88,P<0.001);未使用新型毒品(vs.使用新型毒品)(OR=1.49,95%CI=1.03-2.17,P=0.037);更换服药方式中从未改变服药方式(vs.停止服药)(OR=7.14,95%CI=2.13-25,P=0.001)是服药依从性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分享服药视频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中国参与Pr EP的MSM人群服药依从性,每日服药方式的MSM更易接受视频干预,事件驱动服药方式的MSM干预效果更持久。2.Pr EP的服药依从性受多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发现:每日服药方式、艾滋病知晓水平高、性角色为“0”为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使用新型毒品、更换服药方式为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3.分享服药视频的干预措施可能更适合高文化水平且服药方式为每日服药的MSM人群来提高Pr EP的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