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root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病理过程,根据临床手术类型的不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两种损伤形式,一般的肝脏外科手术中存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热缺血-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则是临床肝移植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术以及肝移植的成败。炎症反应是肝脏IRI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过激的炎症反应可对肝细胞造成二次打击。高度促炎的细胞死亡方式-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为细胞的肿胀裂解并伴随大量细胞内容物(DAMPs)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焦亡在多种疾病以及损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肝脏IRI中的作用仍不十分清楚。已有文章提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细胞焦亡的现象,并与炎症反应及损伤程度呈相关性。因此,研究焦亡在肝缺血再灌注的作用以及阻断细胞焦亡是否可以保护肝脏IRI将为治疗肝脏IRI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小鼠肝脏IRI模型采用无损伤血管夹阻断肝左外叶和中叶90min,随后开放再灌注6h,并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小鼠肝脏IRI时焦亡的存在。通过抑制剂、肝细胞特异性Gsdmd敲除(Alb Cre+Gsdmdf/f)和骨髓特异性Gsdmd敲除(Lysm Cre+Gsdmdf/f)小鼠阻断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焦亡,通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western blot、PCR等方法检测肝组织损伤变化。结果:在小鼠肝脏IRI中存在caspase-1的激活和焦亡的发生。髓系细胞特异性敲除Gsdmd可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浸润和组织损伤,然而肝细胞特异性敲除Gsdmd肝脏不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在肝脏IRI中存在焦亡的发生,且焦亡主要发生在髓系来源的免疫细胞。阻断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焦亡发生可减少肝脏IRI。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比较兔尿道缺损模型尿道移植颊黏膜和阴茎皮肤后的组织学变化,分析两种常用尿道替代移植物移植后的转归和差异以及移植修复尿道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口腔黏膜组、阴茎皮瓣组和对照组。每只兔子均于阴茎段尿道腹侧构建尿道缺损模型。口腔黏膜组采用自体游离颊黏膜覆盖修复尿道缺损。阴茎皮瓣组采用带蒂阴茎皮瓣覆盖修复尿道缺损。每组2只兔分别于术后1月、2月、3月、4月行尿
目的:通过分析31例肿瘤性骨软化(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通过对12例散发性畸形性骨炎(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患者进行临床表现、SQSTM1致病基因检测和治疗情况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通过对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骨折和肢体畸形患者需要治疗。骨外固定支架因其应用范围广、固定可靠、微创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然而目前国内的骨外固定支架数字化程度不高,制定治疗处方时大多仍旧依靠医生的经验,支架灵活性低,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本文对Ortho-SUV骨外固定支架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矫形软件系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提高
目的: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和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low 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Li-ESWT)均属于微能量医学范畴。本研究探讨LIPUS对离体大鼠海绵体神经(cavernous nerve,CN)再生的影响,并观察Li-ESWT在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
第一部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开窗术治疗高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对比目的:尽管腰椎管狭窄症在高龄患者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对于选择何种手术治疗方案仍有很多不确定性。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开窗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连续46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或椎板开窗术(Fenestration)的高龄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损伤,其广泛存在于交通事故和工作生活之中。神经缺损是PNI中最严重的情况。神经缺损后因电导率不连续,引起机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金标准,但来源受限、供区受损和大小难匹配等问题限制其应用。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材料制备神经引导通道(NGCs)桥接于神经断端,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在NGCs中创建更具
目的:局部应力负荷异常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下肢力线畸形是膝关节应力分布异常的常见原因,且与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被证实,但软骨下骨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无明确认识。本文基于显微CT、组织形态计量技术对骨关节炎的胫骨平台骨软骨标本进行分析,研究下肢力线与软骨下骨小梁改变和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前下肢全长片进行力线测量,收集术中切除的胫骨平台
目的 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方法对兔膝骨关节炎(OA)模型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进行评估并探究Wnt信号通路抑制剂SM04690对OA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的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1)治疗组(n=15):改良Hulth法建立兔OA模型,术后2周膝关节腔注射SM04690(5μg/0.2ml);(2)实验组(n=15):改良Hulth法建立兔OA模型,术后2周膝关节腔注射安慰
目的:评估术中应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入颈、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精准性,探索影响机器人辅助置钉准确性的因素。另探究比较骨科机器人与经皮、传统开放置钉的临床效益,最后探讨骨科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微创手术发展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连续性选择49名18岁以上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症且术前检查完备拟行颈椎后路手术、胸椎后路手术和多节段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应用国产Ti Robot骨
目的探究转染miR-26a的人CD34+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能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进展。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miR-26a的人外周血CD34+干细胞株,大量扩增并收集无血清培养基,用于提取外泌体。qPCR及荧光显微镜用于检测细胞及外泌体的转染效率。透射电镜,粒径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用于鉴定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实验分析不同的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和人脐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