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大闸蟹,是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的水产品,在我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上的河蟹多为人工养殖,不同产地的河蟹品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已有二十多个地区的河蟹品牌得到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GI)的认证和保护,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河蟹来源地进行区分。本文通过测定河蟹肌肉组织的多种矿物元素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较了它们的地域性差异,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地溯源模型尝试对不同地区的河蟹进行了区分,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首先建立了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钾、钙、钠、镁、铁、锰、锌、铜八种矿物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同时检测的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选用5 m L硝酸+1 m L过氧化氢对样品进行酸解并放置过夜,采用微波消解法辅助对样品进行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样品液中八种矿物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在0.999以上,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钾:120 mg/kg、钙:20.0 mg/kg、钠:100 mg/kg、镁:90.0 mg/kg、铁:0.50 mg/kg、锰:0.05 mg/kg、锌:0.50 mg/kg、铜0.10 mg/kg,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做了三个水平下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实验,测得回收率在73.5~111.5%之间,RSD为1.19~12.0%,满足实验室的检测要求,同时选用国家标准物质GBW10050(GSB-28)大虾作为质控样品,各元素的测定结果均在质控样品的标准真值范围内,证明方法测定结果准确。该方法可以同时对样品中八种矿物元素进行测定,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检测方法。 (2)采用多种矿物元素初步构建了阳澄湖、崇明、兴化三个地区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模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多重比较方法对三个地区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的八种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这八种矿物元素在三个地区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三个地区的60个样本进行初步聚类,总体上将崇明和阳澄湖地区的样品共同聚为一类,将兴化地区的样品单独归为一类。线性判别分析对崇明、阳澄湖和兴化地区的样品分别实现了100%、90%和100%的正确分类,整体初始判别正确率为96.7%,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93.3%。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用主成分分析从八种矿物元素中筛选出四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66%,第一和第三主成分绘制散点图,可将三个地区的样品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 (3)探讨了稳定同位素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产地溯源的可行性,发现δ13C和δ15N在阳澄湖、崇明和兴化三个地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单独采用δ13C无法对三地区样品进行聚类,单独采用δ15N和δ13C、δ15N结合可将阳澄湖和崇明地区的样品共同聚为一类,将兴化地区的样品单独聚为一类。采用δ13C对三地区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对三地区样品实现53.3%的正确分类,采用δ15N可对三地区样品实现73.3%的正确分类,δ13C和δ15N结合可实现83.3%的正确分类,增加分析变量可有效提高不同地区样品的分类效果。 (4)探讨了矿物元素与稳定同位素结合对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判别模型稳定性的影响。将矿物元素含量与碳氮稳定同位素结合后对三个地区的样品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与单独采用矿物元素含量聚类分析结果相同,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加入没有使单独采用矿物元素分析时的聚类效果发生明显改变,总体上将兴化地区的样品单独聚为一类,将阳澄湖和崇明地区的样品共同聚为一类,线性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将碳氮稳定同位素与矿物元素结合后,样品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和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均为98.3%,相对于单独采用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时的判别正确率均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十个变量进行分析,共提取出四个主成分,采用第一、第二和第四主成分分别作为Z轴、X轴和Y轴,绘制空间坐标系,可将三个地区的样品分为三个区域,结合各个元素在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主成分中的载荷,可提取出K、δ15N、Mg、Ca、Na、Zn六个对样品分类结果影响较为显著的变量。 (5)测定了河蟹采集地的饲料和养殖塘中的底泥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对中华绒螯蟹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丰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各元素和碳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在三个地区的饲料和底泥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河蟹肌肉组织与饲料和底泥中矿物元素含量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可能与河蟹复杂的摄食行为有关,碳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在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δ13C在三个地区的饲料和底泥中差别较小,δ15N在三个地区的饲料和底泥中均差别较大,且在河蟹、饲料和底泥中都表现为阳澄湖>崇明>兴化,说明稳定同位素在河蟹生长过程中具有更为稳定的特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也不断出台文件规范债务发展,加强对其的限额管理。债务发行的最初目的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当其大量积累时,容易引发区域性乃至全局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存在最优规模,它保持在哪一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当代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举债促进发展最终也应落实到
学位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对虾高致死率病毒。自该病毒爆发以来,全球对虾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高达150亿美元,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够防控该病毒。本实验室已将WSSV的主要囊膜蛋白VP28转入蓝藻中并成功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转基因蓝藻可以有效保护对虾免受WSSV危害。本学位论文将WSSV上另一种主要的囊膜蛋白VP19和融合蛋白VP(19+28)的基
学位
在多数动物中,生殖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维持依赖于母系遗传的物质-生殖质(germ plasm)。生殖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雌性生殖细胞特异性细胞器-巴氏小体(Bb)相关联。Bb是一种核蛋白复合物,含有RNA及结合蛋白,如buc、dazl和mitf等,通过参与RNA代谢,从而控制卵子发生和生殖细胞发育。在斑马鱼中bucky ball(buc)基因是生殖质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在生殖质的特化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
学位
阴阳、五行、象数是中华民族“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积淀,在概念层面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逻辑层面上皆依于阴阳消长。以日常概念审视,阴阳、五行、象数概念或高深莫测或打卦算命,人们对此的文化思维处于蒙蔽状态。从阴阳概念入手,解构其间的建构关系,探析阴阳、五行、象数在时空观念、天文历法与数理逻辑中的本源关系。希冀通过对阴阳、五行、象数的溯本求源,厘清三者之间的错综关系,揭示阴阳、五行、象数思维体
期刊
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较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无机生物材料,并且兼具了介孔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以及非常高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合成方便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食品、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介孔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亦较为迅速。介孔材料对整个微观材料的理论和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精油分子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消炎、镇疼等效果。然而,它
学位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但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生物。在鱼类中,自身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性别的分化,内分泌调节也对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鱼类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更为复杂。尽管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过程存在多样性,但在卵巢分化的控制中存在一个保守因素,这就是隐含的雌激素和它们合成所需要的酶,既性腺芳香化酶(cyp19a1a),同时,硬骨鱼脑的特征在于极高的芳香酶活性,它与cyp19a1b的m RN
学位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洋渔业资源成为维系未来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近岸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衰退尤为明显。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被认为是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直接引起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关系不匹配,并且持续性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生物种群退化和数量下降,种群对海洋环境变
学位
鳜属鱼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文化价值的鱼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历史上常有记载。其中翘嘴鳜是中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在2016年年产量突破30万吨,年产值超200亿元。鳜类大部分物种都是中国特有种,其中翘嘴鳜现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九龙江、钱塘江和黑龙江等水系,是一种在中国北方与南方都有分布的物种,而大眼鳜现分布于珠江、闽江、九龙江、长江和淮河水系,是中国的南方种类。早先我国鳜
学位
五行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产生至成熟,始终围绕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力求符合时代特征,以满足时代需要。基于时代背景不同,五行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在东周时期五行观念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托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对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五行观念做整体研究,努力把握五行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与变化细节,展现不同五行观念间的联
学位
一直以来,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脏脉形经文的解读争论不一。五脏脉形的构建,与四时五行系统紧密相连。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囊括世间万物,“形”根据自身特性也被赋予了五行的内涵。采用文献考据研究方法,依据五行之形重新论述《黄帝内经》五脏平脉之形,论证脉之五形“木直、土方、金圆、火尖、水曲”与“春弦、夏钩、脾代、秋毛、冬石”的关系,从而还原古典中医五脏脉有关脉形的真实内涵,并拓展五行之形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