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增加斑马鱼早期自闭症风险的初步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紊乱疾病,其形成因素有多种,互相交错,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主因,但仅从基因变异很难解释该病近年来为何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一些最新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可能是诱发自闭症的另一主因。本课题从环境因素着手,经过文献调研选出九种环境污染物(氯化甲基汞、醋酸铅、氯化镉、毒死蜱、十溴联苯醚、九氟丁烷磺酸钾、四溴双酚A、多氯联苯、双酚A)为风险污染物,并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环境污染物短期暴露对胚胎早期发育的神经毒性和行为效应。检测指标包括,仔鱼运动行为(仔鱼自由游泳速度和运动活动能力)、仔鱼头部大小(内眼间距,头部体积)和仔鱼社会行为(仔鱼黑白区域探索,镜面攻击行为和浅水群聚行为),确定各种化合物是否会增加自闭症风险。  运动行为异常是神经性疾病的外在表现,故我们评价了仔鱼运动行为,包括5dpf平均速度及活力水平。5dpf平均速度和活力水平结果显示:醋酸铅、十溴联苯醚、九氟丁烷磺酸钾、四溴双酚A、双酚A五组平均速度和活力水平变大,总体呈上升趋势。  头部尺寸是评价自闭症一个指标,有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会有畸形的巨头,故我们尝试评测4.5dpf头部大小。共有四个评价指标内眼间距、内眼间距/体长、头部体积、头部体积/体长,结果表明氯化甲基汞组内眼间距和内眼间距/体长显著增加,九氟丁烷磺酸钾组头部体积和头部体积/体长显著变大,双酚A组四个指标均显著变大。  社会行为异常是自闭症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我们检测了仔鱼的三种社会行为:6dpf黑白区域探索实验、11dpf镜面攻击实验和11dpf浅水群聚实验。6dpf黑白区域实验结果显示:醋酸铅、十溴联苯醚、九氟丁烷磺酸钾、氯化镉、多氯联苯五组两个区域穿梭次数有增加趋势。11dpf镜面攻击实验显示:毒死蜱、氯化镉、四溴双酚A、多氯联苯、双酚A攻击次数呈下降趋势。11dpf浅水群聚实验结果显示:氯化甲基汞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醋酸铅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毒死蜱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十溴联苯醚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九氟丁烷磺酸钾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氯化镉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四溴双酚A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多氯联苯组NND呈上升趋势,IID呈下降趋势;双酚A组NND、IID均呈下降趋势。NND和IID越小说明仔鱼聚合度越高,离散度越小,实验结果说明大部分处理组shoaling行为更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五种可能会增加自闭症风险倾向的指标:①5dpf运动速度或者活力水平变大;②4.5dpf仔鱼头部,指标为内眼间距或头部体积变大;③6dpf黑白区域探索,两个区域中的穿梭次数增加;④11dpf镜面攻击次数减少;⑤11dpfNND或者IID变大。总体来看:氯化甲基汞组符合②一个指标;醋酸铅组符合①②③④四个指标;毒死蜱组符合②④两个指标;十溴联苯醚组符合①③两个指标;九氟丁烷磺酸钾组符合①③两个指标;氯化镉组符合②③④三个个指标;四溴双酚A组符合①②④三个指标;多氯联苯组符合③④两个指标;双酚A组符合①②④三个个指标。总的来看,醋酸铅、氯化镉、四溴双酚A和双酚A这四种环境污染物增加自闭症的风险的可能性会大一些。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斑马鱼模型开展环境污染物与自闭症形成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环境一号减灾卫星影像凭借其获取方便、监测区域大、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已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灾后评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光学卫星,HJ-1A/B卫星(以下简称HJ星)影像也遇
最近几年来,多数城市主要供水水源湖库的水质问题已显现,水体富营养化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氮和磷是水环境中被人们广受关注的重要污染物,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