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O2/STO结构的输运性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LaAlO3(LAO)/SrTiO3(STO)异质结界面发现了高迁移率的准二维电子气(Q2DEG),这使通过调制绝缘体SrTiO3表面和界面附近的载流子浓度而产生Q2DEG成为可能。随后,经过Ar+刻蚀处理后的SrTiO3表面也发现了Q2DEG,SrTiO3从绝缘态转变为半导态。外延生长对制备仪器、生长条件和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Ar+刻蚀SrTiO3作为一种非外延制备SrTiO3表面Q2DEG层的方法,其显著优点是实验条件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实现对Q2DEG的调制是理解和应用与Q2DEG相关奇异现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基于Q2DEG器件的基础,本文顶栅电场调制的HfO2/SrTiO3全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实现了对Ar+刻蚀SrTiO3表面Q2DEG体系的调制与研究。Ar+刻蚀SrTiO3单晶表面导电层为其导电沟道,其栅极介质层为射频磁控溅射非晶HfO2薄膜。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如何制备HfO2/SrTiO3全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表征了HfO2/SrTiO3全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并研究HfO2/SrTiO3界面Q2DEG的输运性质,最后对栅极HfO2非晶薄膜的漏电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1、首先控制不同的Ar+加速电压对(SrTiO3)单晶刻蚀,研究刻蚀能量对Ar+刻蚀SrTiO3导电层影响。随着Ar+加速电压增加,面电阻率从3×104Ω/□降低到6×102Ω/□,降低约2个数量级;载流子迁移率基本不变,77K时载流子迁移率约为200cm2·V-1·s-1;面载流子浓度不断升高,保持在1012~1014cm-2之间。不同加速电压刻蚀制备的样品均满足电阻R=a+bTα关系,α≈2.5表明样品面电阻主要来自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随后研究刻蚀Ar+刻蚀SrTiO3单晶表面导电层稳定性的影响,刻蚀能量越高,样品稳定性越好。将HfO2薄膜沉积到Ar+刻蚀SrTiO3单晶样品表面,HfO2薄膜能显著改善Ar+刻蚀SrTiO3样品稳定性。2、其次采用掩模板图形化工艺选择性刻蚀和沉积薄膜制备HfO2/SrTiO3场效应晶体管。从77K到300K,场效应晶体管源、漏电极与沟道之间均保持欧姆接触。T=300K,VDS=1V,当栅极电压VGS?-8.5V时发生关断,关断电流非常低约为100nA,开关比可以达到102。变温场效应测试表明温度降低,阈值电压不断向负半轴移动,同时关态电阻在200K以上变化不大,200K以下,温度降低,关态电阻显著降低,低温下顶栅电场对沟道的调制受到了抑制。LCR测试中,低频时场效应晶体管C-V是典型的MOSFET器件C-V曲线。变温LCR测试中,在测试温度范围内HfO2/SrTiO3场效应晶体管C-V均为典型的MOSFET器件C-V曲线。温度降低,器件Vth将向负半轴增大C-V曲线频率之间的差异性将慢慢变小。最后研究了HfO2/SrTiO3场效应晶体管疲劳特性。不断增加的循环次数不会影响HfO2/SrTiO3场效应晶体管转移特性曲线开关特性和关断电流,器件开关比保持在103以上,可以准确识别ON-OFF状态。3、最后设置射频磁控溅射沉积HfO2薄膜过程中氧氩分压作为唯一变量进行对照,研究氧氩分压对HfO2栅极漏电、场效应性能、关态电流等的影响。射频磁控溅射过程中气氛差异会对场效应性能产生巨大差异,氧分压的增大能显著改善样品的场效应性能。对变温IGS与VGS进行拟合分析,SCLC可能为栅极漏电主导机制。最后根据Space-Charge-Limited Current机理对HfO2栅极薄膜缺陷进行分析。氧含量增高一方面有助于降低HfO2薄膜缺陷密度,另一方面改变了特征温度Tt,特征温度Tt与缺陷在能带中的分布有关,Tt越小,缺陷分布随能量变化越快;而Tt越大,陷阱分布越接近于缓慢变化。氧含量增高改变了缺陷在能带中的分布,导致Tt减小,同时J-Vm指数项m=Tt/T+1减小,漏电密度强烈依赖于m的变化,氧含量增高使得m减小,栅极漏电显著降低,从而场效应性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旅游业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气候不仅是支撑旅游活动的外部环境条件,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西北五省(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旅游业
极化码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极化码利用信道组合拆分之后产生的极化现象进行编码设计,在好的信道发送信息,坏的信道发送固定比特,是目前唯一被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编码。其简单的编码方式,较低的译码复杂度,无不彰显它的潜力无穷,正成为未来的又一主流编码方式。出于极化码独特的编码方式,需要计算出信道的可靠性,以此来区分信道传输信息还是固定比特,因此一个好的信道可靠性度量方式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几
当代信息化作战中,如何灵巧的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交流和攻击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在信息化作战中,如何正确、快速、准确的区分己方和敌方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引出了电子对抗的概念。干扰信号可以显著的降低信号的质量甚至信号的正常接收,所以通常要增加干扰抑制手段。但干扰样式却是复杂多变的,而干扰抑制手段通常作用范围只限于少数几种干扰样式中。因此,想要正确的对干扰做出处理,就要先准确的对干扰类型进行识别和判断。Ma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基石,自改革开发以来始终处于良性发展态势。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急速发展,人们的需求越发广泛且需求量正飞速增长,各种资源被加速消耗,再加上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方式,我国制造业存在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如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引起的资源浪费、资源离散和资源匮乏引起的供需不平衡等,从而阻碍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创新已经刻不容缓,不仅要针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和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SB)的快速发展,使基于生物启发式的纳米机以及纳米网络的实现成为可能。由纳米机组成的通信系统,在多
聚丙烯腈基(Polyacrylonitrile,PAN)碳纤维占碳纤维生产总量的90%。PAN碳纤维的第一聚合单体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作为共聚单体可有效改善PAN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催化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需求,毫米波以其充沛的频谱资源和更大的通信带宽成为了目前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为了补偿毫米波频段的高路径损耗,研究者出通过在基站端和用户端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以供高波束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为了升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基站端根据信道估计信息设计预编码方案,从而将信号更有指向性的发送给用户,减少能量损失。但是由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部署,毫米波信道估计的复杂度大幅升,基于
随着核能和核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辐射防护的高性能中子吸收材料的研究已成为核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碳化硼(B_4C)因具有高的中子吸收截面、中子俘获后产生的二次辐射能低、易于屏蔽等优越的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中子吸收材料。但碳化硼的烧结致密性差和断裂韧性差,将碳化硼纳米化与使用增韧剂相结合是目前有效的改善方法。氧化石墨烯(GO)具有层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可以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并降
小型化、薄膜化是当今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芯片电感集成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因此,磁芯电感的结构、材料、制作工艺一直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开发新的磁芯薄膜材料是实现芯片上电感元件的关键。铁镍合金,不仅具有良好的互连界面反应特性,而且电镀工艺成熟,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电阻率、磁导率和较低的矫顽力等优异的磁性能,是三维集成下备受关注的功能薄膜。随着电子器件使用频率的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降低
超级电容器(SCs)具有快速充电/放电能力、高输出功率和长循环稳定性,在能量储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SCs固有的低能量密度难以满足各种电子产品不断增长的运行需求,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应用。科研工作者们近年来致力于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主要针对电极材料的形貌结构优化,提高比表面积以及选择恰当的电解质等方面进行研究。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铬(Cr_2O_3)前驱体,研究了水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