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了缓解附件Ⅰ国家由于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给国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促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向非附件Ⅰ国家转移,而在《京都议定书》中设立的一种国际合作机制。通过实施该机制下的CDM造林和(或)再造林(AR)项目,能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带来额外的国际资金和环境友好技术、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促进项目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有助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但由于与其有关国际规则和运行程序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方法的特殊性,目前在我国实施CDM-AR项目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为了协助我国的CDM-AR项目项目开发商对CDM-AR项目方法学的更好理解,合理地选择、比较我国潜在的CDM-AR项目以及准备合格CDM-AR项目设计文件,本文以《UNFCCC》公约缔约方会议及其附属机构所颁布的官方文件为基础和切入点,采用归纳、演绎和逻辑论证的研究方法对CDM-AR项目所涉及的基线、额外性、泄漏、非持久性以及碳计量等方法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实施我国CDM-AR项目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学建议。研究表明: 1.CDM-AR项目额外性隐含着环境、资金、投资、技术、政策等方面含义,本文基于这些含义提出的额外性分值实验方法将对我国项目开发商理解和评价我国CDM-AR项目的额外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CDM-AR项目存在着由活动转移、市场、政策、生态、化石燃料燃烧、动物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等活动引起的潜在泄漏,本文建议的判断泄漏的决策树方法能对拟议项目是否产生潜在泄漏做出有效的判断,对项目开发商拟定处理和缓解泄漏的方案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我国CDM-AR项目潜在的泄漏可以通过选择缺乏经济吸引力的地点、实施综合性项目、签订泄漏契约以及制定监测指标而得以缓解。 3.CDM-AR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s)面临着碳逆转、商业以及制度等方面的风险。临时核证减排量(tCERs)的办法是解决我国CDM-AR项目解决非持久性问题较适宜的方法。 4.通过简单逻辑推理来选择我国CDM-AR项目的基准活动方式,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对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CDM-AR项目而言,项目参与方选择静态基线比选择动态基线更为适当;基于国际碳汇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土地使用权的灵活性考虑,较适合于我国CDM-AR项目的碳信用计入期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