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的人居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科学至上主义导致的人文精神缺失造成的。人们往往把这其中一些问题归罪于全球化,认为它造成建筑趋同、多样性消失。全球化本身没什么不对,因为从历史长河中看,人类的发展就是交流与共享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的过程,这是促进趋同的方面;另一方面,生存经验越多,人类的选择余地就越大,就可以“多样化”。科学、全球化如果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人类的基本价值判断及其体系出了问题,那么这把“双刃剑”就会伤到人类自己。 本文研究乡土建筑的根本意义,在于认识建筑对于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使建筑回归其本原:生活世界。 在千里河西走廊这片古老绿洲上分布着大量的村落,它们是早期移民及其后代聚居的地域村落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物质依托,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武威市元湖村落就是其中之一,它由于人的“在场”而与人共同构成“生活世界”,与城市建筑相比,它更直接地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怀。 本文通过对元湖村落的演变之研究,以探究村落对于聚居者存在的意义和促使村落变迁的因素。对村落的变迁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归类为风土、经济、共同体及社会、村落文化及大众文化四个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起作用,而是以系统的方式起作用,并使村落演变具有阶段性。在各阶段,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本文将演变为三个阶段进行论证。 村落演变的早期和中期,它的存在及演变体现了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全面关怀,而当代村落的演变却向脱离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大众文化为代表的外来价值判断,越来越使人的行为迷失了对生命存在的基本关怀。村落传统的生土营造技术受到漠视,短期、短视行为使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在快速恶化。对此困境,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