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汽车、航空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具有复杂内腔和孔道的铝合金精密铸件的需求逐年增多。采用高强度、高精度、绿色环保的陶瓷型芯,以及型芯一体化铸造成型成为这类铝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汽车、航空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具有复杂内腔和孔道的铝合金精密铸件的需求逐年增多。采用高强度、高精度、绿色环保的陶瓷型芯,以及型芯一体化铸造成型成为这类铝合金铸件生产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的铝合金铸件用陶瓷型芯溃散性差,脱芯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腐蚀加外力使型芯溃散,不适用于精密铝铸件生产。水溶性陶瓷型芯由于其易于脱芯和清理,在铝合金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325目电熔刚玉粉作为耐火骨料,NaCl、Na2CO3和K2CO3为粘结剂,分别采用压制成型和热压铸成型制坯,然后烧结制备水溶性陶瓷型芯,研究了成型方法、粘结剂、造孔剂、烧结工艺对型芯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水溶溃散性和存放性的影响,并进行了铸件生产试验。采用压制成型制坯,单组元粘结剂的加入量为20%时,NaCl粘结剂型芯在室温水中静置5min后可完全溃散,水溶溃散性达Ⅳ级,825℃烧结时抗弯强度最高,达4.75MPa,在压坯中添加1%的200目木粉,烧结后可以提高型芯的强度,并保持型芯的水溶溃散性。Na2CO3粘结剂型芯的最高抗弯强度比NaCl粘结剂型芯提高2倍左右,当烧结温度低于850℃,型芯的水溶溃散性高于Ⅲ级。K2CO3粘结剂型芯的最高抗弯强度比NaCl粘结剂型芯提高3倍左右,水溶溃散性低于Ⅱ级。粘结剂加入量为15%,NaCl-Na2CO3粘结剂型芯抗弯强度在725℃烧结时可达11.32MPa,水溶溃散性为Ⅲ级。NaCl-K2CO3粘结剂型芯,当K2CO3的加入量为2%,在775℃和825℃烧结,抗弯强度达7.02MPa,水溶溃散性为Ⅲ级以上,当粘结剂的加入量为20%时,在750℃烧结时,NaCl-K2CO3粘结剂型芯抗弯强度达13.27MPa,水溶溃散性为Ⅰ级。在NaCl-K2CO3(1:4)-20%-750℃粘结剂型芯压坯中添加1%的200目木粉后,型芯的抗弯强度提高了8%,但溃散性未改善。添加3%的200目活性炭粉后,抗弯强度下降了60%,孔隙率提高约25%。单组元粘结剂型芯中,吸湿率由小到大的次序是NaCl粘结剂型芯、Na2CO3粘结剂型芯、K2CO3粘结剂型芯。二组元结剂型芯随着粘结剂在15%到20%范围内加入量的增加,吸湿率增大。在NaCl中加入Na2CO3或K2CO3的二组元粘结剂,型芯吸湿率降低。当型芯存放时间在5天以内,沉淀处理可有效防止吸湿;当存放时间超过5天时,添加木粉时抗吸湿效果较好。当粘结剂的加入量为20%时,热压铸成型制备的型芯,NaCl粘结剂型芯抗压强度最高仅为1.32MPa,相比压制成型试样有所下降,但水溶溃散性与压制成型试样相当。制造单元粘结剂型芯圆棒制样,并放入铸型浇铸铝合金铸件,溶出性测试结果表明,搅拌可显著提高型芯的水溶溃散效率。热压铸成型制备的NaCl-K2CO3粘结剂型芯,当NaCl:K2CO3为1:4,加入量为20%,烧结温度为750℃时,抗弯强度达15.98MPa,水溶溃散性与压制成型试样相当,为Ⅰ级。
其他文献
轴流泵是叶片泵的一种,其比转速较高,尤其适用于输送介质流量大的场合,因此在泵站、防洪等重要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小型轴流泵的体积较小,加工制造和安装调试都比较方便;但
建行宁夏分行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交通银行宁夏办事处,成立初期主要负责集中办理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款和对建筑企业的短期放款,并对资金的使用和使用效果实施财政监督。伴随
教学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是不断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学习互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三大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转变学生
循环喷油量决定柴油机的缸内燃烧,从而影响整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目前柴油机还无法闭环计量进入气缸的循环喷油量;在假设喷油器流通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循环喷油量由轨压和加电时间决定。而柴油机可能因为积碳和喷孔磨损等导致喷嘴流通能力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开展喷油器循环喷油量在线诊断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以燃油燃烧形成的缸压、瞬态转速或者氧浓度变化等反应来识别进入气缸的循环喷油量,由于这些方法都需要通过燃烧
银行卡作为个人类业务的主要介质,多年来都是银行追逐的热点。银行卡的附加价值,正是商业银行所要争夺的最终目的,即中间业务收入。为了争取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抢占银行卡市
富水的地质环境中巷道如何进行掘进和施工,以及对于巷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是矿井建设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围岩受到水患影响时,围岩在巷道开挖、采动及支护等扰动影响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作为在我国分布面积广泛的黄土,成为岩土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领域。黄土是一种特殊的土,由于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及特殊的物质组成导致黄土的力学特性复杂,尤其是黄土的流变特性对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影响较大。本文以吕梁地区Q_3黄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该地区Q_3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流变特性,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对吕梁地区Q_3黄土做
目前的钢筋混凝土深梁配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经验设计方法和弹性应力设计方法。但是它们在应用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经验设计方法设计的深梁虽然绝对承载力高,但该方法力学支撑较为匮乏,且对于开孔深梁的设计不够有针对性;而弹性应力设计方法更不成熟,即使是其中得到过较多应用和关注的拉压杆模型方法,模型的构建与计算、配筋图的绘制以及构件实际破坏形态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参照应力分布,再基于拓扑算法开展深梁的优
板料渐进成形工艺作为一种新型柔性加工技术,具有无需专用模具、逐点成形、可充分发挥材料塑性的特点。凹锥形件是一类常见的钣金零件,其传统成形方法需要使用多副模具,存在
RC墩柱作为桥梁或建筑结构等主要的承重及抗侧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因拟静力试验循环加载历史不同而差异化。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以及试验条件等限制,拟静力加载制度(如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等)对墩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合理反映真实地震作用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路径)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重点考察不同加载路径对墩柱构件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