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冻土区植被特征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和多年冻土是寒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冻土环境长期选择的过程中,植被表现出与之适应的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退化,植被的生长特征也随之变化。大兴安岭冻土区是我国唯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区,也是典型的寒区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同时我国在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有必要开展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特征的研究。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遥感等手段,分别研究了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冻土区植被群落、植被覆盖以及植被物候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探究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对冻土退化的响应。以期为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寒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大兴安岭冻土区在人为干扰下,冻土发生了严重退化。自然保护区内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明显小于保护区外。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活动层厚度小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冻土活动层厚度小的区域,林下灌木的生物量以及兴安落叶松的胸径树龄比值都小于活动层厚度大的区域,表明冻土退化对灌木和乔木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大兴安岭冻土区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而且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近20年植被的生长状况有所改善。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植被覆盖情况好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3)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的时间序列都能够用于提取植被物候。SIF与植被光合作用一致,具有更强的生理基础,SIF提取的物候结果与NDVI和EVI相比,生长季开始的晚,结束的早,生长季长度也最短。NDVI在高植被覆盖区存在纠正大气影响不彻底、易饱和等不足,EVI的空间格局与植被类型更为一致,所以在大兴安岭冻土区EVI对植被物候的监测效果更好。(4)近20年植被物候参数在研究区尺度上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在像元尺度上,仅有少部分像元的变化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发生显著变化的像元数量和趋势都要大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说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更敏感。(5)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生长季开始(SOS)均值小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生长季结束(EOS)均值大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说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植被进入生长季早,结束生长季晚,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植被的生长季长度大于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
其他文献
极端降水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较长的极端降水事件往往具有更大的致灾性。实际上,极端降水由于其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持续极端降水的变化可能比过去认识到的基于固定时间段的极端降水变化更为复杂,对不同时间尺度内发生的持续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更符合实际。本研究将中国划分为蒙新地区、青藏地区和东部地区,通过1961-2018年中国降水日值格点数据集、温度月值格点数据集、CMIP6多模式集合数据和大
喜马拉雅山及其周围的高山地区是亚洲主要河流系统的源头,同时为该地区14亿人口提供淡水。积雪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变化敏感。气候对植被的生长环境和立地条件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集和计量站数据,研究了2001年至2018年吉尔吉特-巴尔提斯坦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积雪和地表温度(LST)的时空变异特性。Mann-Kendall趋势的结果显示
学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低海拔的植物向高海拔扩张,这不仅对高海拔原有物种构成威胁,还改变了植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长白山苔原作为亚洲最为典型的山地苔原,近30年来苔原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促使小叶章、尖被藜芦等草本植物的上侵,改变了原有植被组成和分布格局。为了明确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草本植物上侵的过程及植被变化趋势,本文采用样方调查法,以不同海拔的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于2014年、2017年及2019年
古环境研究是目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定量化重建古环境来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能够对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做出一定贡献。转换函数模型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古环境定量重建。目前有壳变形虫作为指示水文状况的生物指标,在国外泥炭地古环境研究中成果丰富,而国内这些年来越来越关注有壳变形虫在古环境中的应用。本文选取长白山区露水河(LSH)、老里克(LLK)、东方红(DFH)、横山(HS)和安北(AB)五个泥炭藓
趋化现象指生命体(如植物,细菌)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如光照,营养)而发生的定向运动.Keller-Segel方程组是描述生物趋化现象的基本方程,在医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从数学结构上看,该模型是交错扩散方程组,并且按照Weber-Fechner定律,模型中的感应函数具有对数结构,从而对其数学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主要研究当趋化系数趋于无穷时,一维Keller-Segel模型稳态
受氮沉降持续增加与土壤氮素不断累积的影响,草本植物小叶章(Deyeuxia purpurea)和尖被藜芦(Veratrum oxysepalum)持续上侵长白山苔原带,与原生灌木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形成了种间竞争强烈的灌草群落。本文以牛皮杜鹃-小叶章群落(R.aureum-D.purpurea community)和牛皮杜鹃-尖被藜芦群落(R.aureum–V.oxy
捕食被捕食关系是种间相互作用中一种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已有的Leslie-Gower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脉冲效应和空间扩散的Leslie-Gower系统并研究了它的动力学行为.本篇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及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二章是预备知识给出本文所需基本假设和两个主要的比较定理,利用上下解证明系统正向不变集的存在性;第三章应用上下解方法和比较原理,得到该系统解的最终有界性和持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HBV)为增韧剂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得到PLA/PHBV复合材料。研究了PHBV用量对PLA/PHBV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BV用量的增加,PLA/PHBV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逐渐减小,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增大(当PHBV用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比纯PLA提高了1.
生物趋化性通常指微生物受到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刺激发生定向运动的过程.该定向运动可以是趋近的,也可以是远离的,从而使微生物趋利避害,更好的生存.20世纪70年代,E.F.Keller和L.A.Segel建立了一类偏微分方程模型用以描述这一过程的演化.由于该方程不仅很好地描述了趋化现象,而且还具有复杂的交错扩散结构和丰富的动力学性质,因此成为了偏微分方程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考虑一类具有体积填充效
辽东半岛位于东亚季风区北段,是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的敏感区域,定量地重建该区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对解译过去植被和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植硅体为指标,通过分析211个木本单种样品(81个树叶样品、73个树枝样品、57个树皮样品),90个典型群落样品(30个草本层样品、30个枯枝落叶层样品、30个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混合样品),84个典型群落对应的表土样品,119个泥炭剖面样品,开展了植硅体的来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