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挂建筑是伴随人类需求而产生的,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悬挂建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内涵丰富。但由于结构理论研究不成熟和材料技术发展的缓慢,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悬挂建筑各种类型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对悬挂结构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更属陌生。
悬挂建筑是应用悬挂结构原理的建筑形态类别,是悬挂结构力学性能、悬挂结构形态和建筑学三个方面的统一。悬挂建筑既创造了一种企图克服重力的建筑视觉形态一“悬挂”,又通过悬挂的方式实现了建筑自身的存在状态。可以说,悬挂建筑是通过悬挂表现“悬挂”的,是结构与建筑有机结合的一个切入点。
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和学术背景下提出的,试图在掌握大量详实资料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悬挂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进而对悬挂建筑的空间建构和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理论架构,同时为悬挂建筑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论文整理了悬挂结构的发展脉络,统一了悬挂建筑的分类和命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挖掘悬挂建筑在功能、美学、文化、与城市关联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展示了悬挂建筑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潜在的艺术价值;通过原理分析、形态解析、比较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大量的悬挂建筑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悬挂建筑形体表达和空间建构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