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冻害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z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古代和近代时期,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直至进入20世纪,由于新型材料的运用和新型建筑形式的产生,木材才逐步退出成为建筑的辅助材料。在我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具有木构系统的文物建筑占据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总数量的较大比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具有木构系统的文物建筑在自身特性、地域及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现存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较为明显的国家之一。加之其独特的地貌环境等因素,综合形成了我国寒地地域范围广泛、冬季漫长且寒冷的特点,通过对资料的查阅总结得出,我国寒地冻害研究范围可达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基于以上冻害形成的外在影响,对文物建筑木构系统中的材料(木材、金属、抹灰等)及其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了解到寒地独特的气候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为了研究冻害对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破坏机理,本文采用了田野调研的方法,对寒地内17个地区、649处、千余栋文物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对其编号、登记、建档,并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列表、归纳,发现在冻害环境内不同部位或相同部位呈现出开裂、泛碱、倾侧等冻害形态。为了准确分析冻害形态与分布的关系,本文将整个木构系统分为梁架体系、墙体系和非主体结构体系三个大部分,分别总结冻害形成的形式与建筑的部位、类型之间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规律。综合以上已有的数据信息规律了解到,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冻害的形成是一个无限循环且又漫长的过程,但以木构系统的冻害形态表现可以大体掌握冻害发展的进程。通过对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材料、环境与构造的综合分析可知,水在冻害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由起到主因的冻胀作用致使木构系统出现面层失效、开裂和变形,到次因以溶液的形式对木构件进行破坏,造成木构系统出现变形、泛碱和腐朽的现象,再到起到间接作用,综合并结合以上所有作用和地面融沉,最终导致了文物建筑木构系统出现了倾侧现象。综上所述,文章以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气候环境和材料属性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信息的归纳总结,分析得出冻害的形态与位置之间的规律,并基于以上研究最后得出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冻害的形成机理。希望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将来寒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保护与修缮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摩天楼的攀升离不开包括电梯应用技术在内的建筑技术的支撑。本课题的研究作为高层建筑技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旨在探讨高层建筑中电梯技术的应用,从而完善对于高
老工业区的结构转型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一个特定的世界一般性问题,而其结构转型期的空间规划是这个领域研究较少的,本文希望利用德国鲁尔区和中国沈阳的实证性分析能够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的城市色彩景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全国高速的城市建设当中急需一种可行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及设计与管理的方法来保护和发扬地方文化、建设优良的城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代中国建筑实践呈现出一种多元发展的景象,而国外前沿的建筑观念与国内潜在的传统意识也处于持续的冲突与整合中。国内部分有开创意识的青年建筑师群体
高层建筑设计主要包括高层建筑形体设计与高层建筑空间设计两个方面。空间是建筑的内在本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设计是衡量高层建筑设计成败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由于结
中国高等教育校园空间规划建设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发展变化的。随着20世纪末我国高校普遍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校园纷纷改建、扩建、重建,催生出一批以展示高校的
社稷神崇拜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对土地、谷物崇拜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神到人格神再到国家保护神的发展阶段,最终社稷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国家统治者历来重视社稷的祭祀,从都城到各地
大学建筑环境气质的研究植根于大学真实的生活,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是与现实相关的抽象概念,并且是与大学文化气质、大学生应有的人格气质直接相关的。文章以大学文化气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