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金刚石薄膜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红外特性及场发射性能等物理和化学性能,因而在耐磨保护膜、光学元件、微电子产品等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制备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金刚石薄膜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红外特性及场发射性能等物理和化学性能,因而在耐磨保护膜、光学元件、微电子产品等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不同方法制备的DLC膜性能和优缺点不同。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DLC膜的性能及其与工艺参数的关系,通过分析CH4和C2H2正交实验,最终得到一组最佳工艺参数,并且还研究了掺氮DLC膜的性能。
采用端部霍尔离子源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方法,本文研究了我院自行研制的端部霍尔离子源的性能以及采用该离子源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能及工艺参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端部霍尔离子源在较低的电压即可起辉光,可在较大电流范围提供稳定的低能量离子束流。随着离子源灯丝电流的升高,离子源放电电压下降。
通过正交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到一组光学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放电电流1.5A、烘烤温度120℃、CH4流量60sccm、靶基距250mm,从实验中可以知道CH4流量和放电电流对薄膜的光学性能影响较为显著。通过CH4和C2H2两种不同工作气体的实验比较表明CH4镀制DLC膜的光学性能优于C2H2镀制的,但C2H2的沉积速率更快,这主要是氢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氢的存在,有利于稳定金刚石的sp3键,不利于形成石墨的sp2键,这也导致CH4镀制的DLC膜具有更高的硬度和附着力。从Raman光谱分析可证明CH4镀制DLC膜的sp3键高于C2H2镀制的。
从AFM测试结果表明:用End-Hall离子源镀制薄膜的颗粒明显比用脉冲电弧离子源镀制的要小,而且整体更均匀。薄膜的均匀性,没有明显的大颗粒也是描述薄膜形貌的参数之一,所以用End-Hall离子源制备类金刚石薄膜是比较成功的。
掺氮实验证明:沉积过程中掺入一定的氮可以提高薄膜的附着力,但是由于掺入氮元素,降低了薄膜中sp3键的含量,因此光学性能也降低。
其他文献
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悬浮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悬浮物浓度检测技术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本课题以此为背景
本论文系统全面地论述了GSM基站覆盖延伸系统的工作原理、组网设计、工程设计以及DT路测的原理和测试方法。 首先通过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及移动用户发展形势的分析,指出GSM
铁电材料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问世,铁电薄膜技术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成膜技术的发展,这种新颖的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探测技术以及其它工程技术方面。Pb(Zr,Ti)0_3,(通常简写为PZT)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铁电材料,由于其介电、铁电、压电及热释电性可通过改变Zr/Ti的份量比以及掺杂的方法得到改善,因此倍受国内外的关注。 本文基于前人的实验理论,率
光分组交换网络是目前很有研究价值的下一代全光网络。作为一种面向IP业务的光网络技术,它在光层上直接承载互联网业务,数据分组将以光的形式直接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传输和交
【摘要】中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对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解决对策,旨在提升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中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3-
【中图分类号】O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4-01 “问题解决数学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途径是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意识习惯。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成为该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因此我认为,要想搞好“问题解决”数学教学研究,必须先
Philips新近研发了用于乳腺癌成像的光学仪器原型设备,并在1999年使用此仪器对328个个例进行了临床实验。为把取得的关于光学强度的数据转化为乳房内部光学参数的分布情况,需
【摘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起来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来发现与解决问题,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要实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课堂 自主学习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摘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7-0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