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浓度光电检测系统设计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悬浮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悬浮物浓度检测技术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本课题以此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悬浮物浓度光电检测方法,并建立了浓度检测实验系统,实现了对悬浮颗粒的实时浓度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运用光散射理论分析了激光在悬浮物中的传播特性,建立了悬浮颗粒介质中的激光衰减理论模型。并通过软件仿真计算了颗粒粒径、激光波长等因素对光散射特性的影响,获取了悬浮物浓度与光强之间的衰减关系,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设计了基于激光差分探测技术的悬浮物浓度光电检测系统,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说明,完成了系统中光源、光电探测器、滤波器以及单片机主芯片等关键器件的分析与选取。  然后完成了系统中硬件与软件部分的设计,其中硬件设计由光源稳定模块、光电差分探测模块和滤波模块组成。光源稳定模块可使光源提供持续且稳定的输出;光电差分探测模块实现了微弱光信号到电信号转换以及放大的作用;滤波模块用于消除外界噪声干扰。软件设计则是通过程序编写,实现了模数转换、数据处理、液晶显示等功能,将悬浮颗粒浓度值实时显示于液晶屏。  最后为了验证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原理样机实验系统平台,完成了对浓度检测系统的标定,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功能以及性能指标。  本文所设计的悬浮物浓度光电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功耗小、测量精度高,可在不影响悬浮物颗粒分布特征的前提下,实现对浓度值的实时检测,其测量精度优于12%,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对悬浮物浓度的现场实时检测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高校37门《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中教材、课件、试卷与课堂讲授四个方面英语使用比例和形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高等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精品课程 英语 调查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00101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
进入90年代以后,显示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逐渐的产业化,对于光学薄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人们对光学薄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对薄膜制造的监
【摘要】研究教材,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永恒的主题。本文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角度,阐述了研读教材的主要做法,分别是通读教材整体把握、品读教材体会思想、实践教材明确意图、对比教材感悟特色、创新教材,内化理念。  【关键词】课程标准 研读教材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20-02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课改的深入推进,提高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18-02  一、引言  在以往的教材中,如新视野(NHE),新目标(GFI)中,初中英语部分的教学重心主要放在交际和口语方面,而在我们使用的新教材《剑桥中学英语》(Cambridge School English,以下简称CES)中,阅读成了“重头戏”,很多以前在初三才出现的大段包含着大量从句,知识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