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大鼠胚胎期甘油二酯激酶γ(DGKyγ)和(DGK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DGKγ和DGKζ生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方法:(1)用地高辛配基标记的DGKγ和DGKζ寡核苷酸探针,与E8.5-E12.5大鼠胚胎进行整体原位杂交,检测DGKγmRNA和DGKζmRNA在大鼠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变化;(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DGKy蛋白和DGKζ蛋白在E12.5-E18.5大鼠胚胎神经系统的表达。结果:(1)整体胚胎原位杂交(WMISH)检测结果:WMISH检测发现,DGKy mRNA在E10.5胚胎的前神经孔、头端神经管和后神经孔的壁呈阳性表达;E11.5胚胎的端脑泡、中脑泡、上颌突和前肢芽明显呈阳性;E12.5胚胎阳性信号较强,集中表达在脑泡。DGKζ mRNA在E8.5胚盘的外胚层呈现阳性,E9.5胚盘原条末端和原沟呈杂交阳性;E10.5胚胎出现较强的阳性信号,分布在前神经孔壁和头端神经管;E11.5胚胎的端脑泡、中脑泡、上颌突呈较强阳性;E12.5胚胎在端脑、中脑、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视泡、上颌突、下颌突等处呈阳性信号。大鼠胚胎WMISH后冰冻切片观察可见:DGKγ mRNA在脑泡和部分神经管的神经上皮呈阳性信号,DGKζ mRNA主要表达在神经上皮的游离面,体节也可见阳性。(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DGKyγ蛋白在E12.5大鼠胚胎的脑和脊髓的神经上皮呈阳性表达,并且在底板的表达较强,背根神经节也呈阳性表达;在E13.5和E14.5大鼠胚胎脑和脊髓的神经上皮阳性表达减弱,但在其底板的表达仍较强,在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有阳性表达;在E15.5-18.5胚胎,DGKyγ表达在脊髓基板和灰质的前角,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增强。DGKζ蛋白在E12.5-18.5大鼠胚胎的表达模式与DGKyγ相似,但在E18.5DGKζ的表达明显降低,在脊髓灰质前角和背根神经节呈弱阳性表达。结论:1.DGKζmRNA在外胚层和原条有明显表达,提示DGKζ可能参与了三胚层的形成。2. DGKγ mRNA在前后神经孔呈强阳性表达,而DGKζ mRNA在前神经孔呈强阳性表达,提示DGKy和DGKζ均参与了神经孔的闭合。3. DGKγ和DGKζ在脑、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提示它们与神经系统器官的早期发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