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中的用户情感与行为因素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腾讯空间、猫扑论坛、人人网等SNS型社交工具的应用热潮逐渐褪去之时,“微博(Microblog)”这个新型媒体社交工具迅速占据社交工具应用的头把交椅。众多微博产品中又以“新浪微博”为甚。   本文以《用户体验要素》等相关著作为理论依据,从新浪微博的结构层、框架层到表现层逐步进行分析,从用户的目标是什么,现有功能概念接受程度如何等方面进行思考,采用问卷访谈等调研方法收集普遍观点和感知,将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浪微博在使用中对用户使用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新浪微博”几乎完全拷贝国外同类microblog产品“twitter”(推特)里的所有通讯功能。同时增加了“facebook”(脸书)的SNS社交功能,希望做的“大而全”。这一理念使得现有新浪微博信息架构混乱。过多的无用功能设置造成页面负担,影响用户使用情感。   其次,“新浪微博”以信息量作为卖点,过分重视公共广播媒体的属性,丧失用户个性表达的空间属性。用户的所有信息都可显示在个人首页,显示信息片段零碎、分散,个人信息墙仅仅是各式信息的堆砌,查找过往信息、图片或视频音频等没有有效的搜索方式,缺乏个体的情感表达。   再者“新浪微博”在使用交互功能中虽有群组功能,但层级较低,并且相关功能开发未受到重视。如何让用户的信息更具针对性的对固定群体发布,使用户的信息发布更具指向性、有效性。同时改变不注重用户隐私的显示方式,减少限制用户的表达自由。如何使社交工具更富有人情味,在满足社交工具社会性、大众性媒介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本文在分析用户使用新浪微博时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征时,将个人空间应用和群组聊天应用提升至一级导航,改变了原有混乱复杂的信息架构,同时对界面进行再设计。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基于用户情感表达基础上的信息架构改良以及界面设计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用户使用微博时的情感体验。但对信息内部交互方式,迭代等方面的研究还需做进一步分析论证。这将是笔者下一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学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艺术理念对当代重彩人物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促进其快速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的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画坛充斥着改革的
本文从意象油画这一题材入手,以地域意识的发掘,同时结合了江浙沪地区相关历史发展,将地域性因素对江浙沪地区意象油画的形成及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本文主要观点:江
期刊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展示空间设计中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这为设计师的设计构想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却也使很多设计师在注重展示空间设计形式感的同时,忽略了展示空
中国当代绘画是一个发展的多元的绘画,中国的当代艺术于国际来说,发展是很短暂的。可以说1979年的“星星”美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到来的导火线,也无意中揭开了中国前卫艺术的
随着高校实验室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管理实验室的需求,本文力求设计出一套功能合理、界面宜人的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从而改善落后的实验
本文旨在考察拉威尔两部钢琴协奏曲在体裁方面的特色与成就,为此,笔者以古典协奏曲的四种体裁特性为切入点,逐一检视了音响对比原则(第一章)、奏鸣曲式思维原则(第二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