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考察丁酸钠在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试验进行。第一个试验观测丁酸钠对罗非鱼种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500 g.t(-1)、1000 g.t(-1)、1500 g.t(-1)的丁酸钠,试验鱼种为罗非鱼(平均体重为9.2g),试验期分别为52d。罗非鱼分为4组,每组90尾,分3个重复。结果表明,在罗非鱼鱼种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500 g.t(-1)、1000 g.t(-1)、1500 g.t(-1)丁酸钠试验组的饲料报酬分别提高25.79%、5.95%和19.84%;增重率分别高于对照组26.43%、12.19%和29.11%;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4%、8.8%和20.0%: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25.8%、13.3%和27.6%;肥满度系数、内脏比则无显著差异。第二个试验观测丁酸钠对鲤鱼鱼种生长性能和肠粘膜结构的影响:同样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500 g.t(-1)、1000 g.t(-1)、1500 g.t(-1)的丁酸钠,试验鱼种为鲤鱼(平均体重为43.0g),试验期分别为60d。鲤鱼分为4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0 g.t(-1)、1000 g.t(-1)、1500 g.t(-1)丁酸钠试验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54%、4.93%和4.15%;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0%、6.10%和2.20%: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2.47%、4.54%和4.55%。但丁酸钠试验组间的平均增重、生长率,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内脏比、肝体比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肠粘膜上皮形态的观察和小肠绒毛的高度和宽度的测量表明,丁酸钠组的小肠黏膜上皮完整,肠绒毛粗壮,肠绒毛的高度、宽度,肠粘膜肌层厚度均比对照组提高(P<0.01)。饲养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钠能够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淡水鱼的生长性能,并有助于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