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模式与老年人幸福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立法的完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包括经济收入增加、医疗服务便利、居住出行便捷等,但是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是否也随之上升,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前言,根据老年人立法现状的背景讨论我国老年人幸福感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老年人居住模式,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老年人幸福感与其居住模式。背景部分分为三个方面:“常回家看看”写入立法、现有的老年人居住模式、“以房养老”改革的试点。另外,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幸福感以及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介绍。第三章为居住模式与幸福感的定性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居住模式的老年人经济、就医、精神方面的差异,推测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方向,为实证研究做铺垫。第四章为模型分析,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分析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出、精神状态等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首先进行数据描述,包括被解释变量、主要解释变量、其他控制变量三个部分;其次,建立模型,用于分析居住模式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后,用有序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模型下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最后一章为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发现,不同居住模式的老年人经济、医疗、精神状态都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合居模式下的老年人在这三个方面表现要优于其他两类居住模式的老年人。另外,通过建立模型和有序logistic分析可以知道,不同的居住模式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合居模式和养老院模式的老年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幸福感,经济、就医、精神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幸福感也有显著的影响。为了避免居住模式与经济、就医、精神三个方面的相互影响,本文引入了居住模式与三者的交叉项,结果发现在独居模式下精神状态越好,则幸福感越高,经济、就医对独居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呈反向关系,而经济、就医、精神三个方面对合居模式老年人、养老院老年人均呈正向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包括拓展老年人养老方式、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提升医疗救助服务和改善老年人精神状态等。本文在选题、理论和实证方面均有所创新,首先通过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分析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状况,区别于以往的收入、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分析;其次通过影响机制分析以及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最后,实证分析方面,引入了居住模式与经济、就医、精神三者的交叉项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居住模式的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其致残率高,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激素导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课题组前期通过microRNA芯片技术
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因此涉及到商务英语翻译时,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商务英语词汇特点入手,通过商务英语翻译事例分析,对商务英语翻
复制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C)兔模型,取其血液分离单核细胞(monocytes,MC),培养于含或不含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ConA)的无血清DME/F12培养基中,收集不同条件的MC条件培养基(MC-conditionedmedium,MC-CM)。并检测其促有丝分裂活性。结果表明,经ConA激活的HC兔的MC-CM刺激3H-TdR掺
利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较低肥力菜田土壤上不同施肥量及减量施肥配合不同氮素调控剂处理对油菜生长、硝酸盐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
介绍了用于处理城市雨水径流的生态过滤技术,它既能保护收纳水体,又可以将处理后的雨水收集用于非饮用水。该技术采用行之有效的水敏型城市设计原则,不仅可以治理雨水污染,而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肝40例,按随机方式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组:PEG-IFN-α-2b 1.5μ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
目的观察联用妈咪爱、整肠生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服用鲁米那、尼可刹米、维生素C;治疗组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或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变应原后导致的包含IgE介导的炎症介质(主要是组胺)的释放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的鼻
<正>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
一八六八年(明治元)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下达了“神佛分离令”,日本佛教从江户时代的国教地位一落千丈。政府大力提倡“神道兴隆”,以神佛分离令为契机的废佛毁释运动和废